身为一个现代人,自然知道什么阶级!
那就是一道无形的鸿沟!
想要跨过去,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种普通百姓人家来说。
讲句实在话,难!太难了!
可眼下这光景,就是老天爷开眼,给他们这种人家留了条,往上走的宽阔大道。
换成任何一个穿越到这年月的人,在财和权,当中让他们去选择的话。
王安平相信一百个人当中,一百个都会选择权,而不是钱。
王安平挺了挺腰板,眼神里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底气:“不过我家这情况,三爷爷我和您说句话实在的话,我二妹如果要是找个普通人家嫁了的话,确实有些……怎么说呢,我感觉到时候她们小两口的婚姻关系,不会太好!”
三爷爷王信吧嗒了一口旱烟,烟雾缭绕中,他摇着头,手指虚点着王安平,带着长辈特有的训诫口吻:“高门大户?那可不是好攀的!咱这农家闺女嫁进去,能有好日子过?怕是连口大气都不敢喘,成天得低着头看人脸色!依我看呐,真不如寻个本本分分、知冷知热的老实人,踏踏实实过小日子,比啥都强!你小子,我今儿才算看明白,咋的?还想拿亲妹子去换前程不成?”他加重了语气,“做人,得脚踏实地!甭总想着一步登天!”
王安平脸上的笑意淡了些,眼神却更坚定了:“三爷爷,您看我王安平是那卖妹求荣的货色吗?做人呢,不能光瞅着脚底下这三寸地,得把眼光放长远!明明有上好的路摆在眼前,为啥非得去走那坑坑洼洼的泥巴道?”
他顿了顿,搬出更有力的依据,“再说了,老祖宗的智慧错不了,‘门当户对’这四个字,那可是千百年多少教训才熬出来的金道理!为啥这么说?不就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小两口的日子过得鸡飞狗跳,最后才嚼出这个滋味儿吗?”
他脑子里闪过东哥家的事例。
瞧瞧东哥他家妹婿。
当初东哥没发迹,他妹子当老师,嫁个老师,可不就是门当户对?可后来东哥发达了,那境况立马就翻了个个儿!
他和东哥情况还不同,他现在就杵在这儿,有这个底子给二妹撑腰!
二妹要是出嫁,他当哥的绝不委屈她!
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但凡市面上有的家电,他给她置办齐全!
外加一笔压腰钱,这个自然是少不了的。
不可能说,让二妹嫁到婆家受委屈的。
当然了,这个也就是嫁到普通人家的嫁妆。
嫁妆嘛!自然也是根据男方的家庭情况,他给出的陪嫁,能够让他二妹匹配得上,男方家的身份地位!
王安平的话,那也是在暗示王信,毕竟王信知道一些,但是具体,他还是不知道他现如今混得牛逼。
想要把妹妹嫁出去的话,自然是往条件好的嫁,谁还乐意嫁到条件差的人家?过去吃苦受罪?
王信沉默了半晌,吧嗒吧嗒又吸了几口烟,烟雾缭绕里才缓缓点头:“你这么一说…倒真有个合适的主儿。他爹跟我提过好几回了。那孩子,”
他眼神里露出些许赞许,“说句实在话,是真有出息!比你二叔、小叔当年强多了!年纪不大就上了援北前线,是条汉子!就是…就是这年纪嘛,”
王信犹豫了一下,“确实有点大了,今年二十七,比二妮儿大了快十岁呢。家里爹妈都是老革命,人随和,好相处。”
王安平一听“二十七”,眉头就习惯性地锁紧了,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二妹这年纪在乡下确实算大了点,村里闲话都起了苗头。
要是能像三妹那么小,他哪用操这份心?再拖下去,真怕不好找。
农村姑娘,除非能考上大学吃上商品粮,否则,城里人谁愿意娶?孩子户口随妈,没粮本,喝西北风去?
王安平沉吟了片刻,“这年纪…是大了些。”
“要不…我先探探口风?”王信征询道,“今年还不知道那小子能不能休假回来。要是回来了,安排两个年轻人相看相看?总比把二妮儿硬留在家,将来真嫁不出去,再怨你这个当哥的强。”
王安平权衡再三,他也就是这个意思的,老妈也做不了主,也就是提过那么几次,女孩子总归不能够和男孩子一样。
那怕就是六七十岁,只要手里面有票子,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
但是女孩子的话,情况那就不同了。
如果二妹要真是拖到个二十三四岁的话,想要在乡下找对象的话,恐怕也只能够找那些娶不到媳妇,家里面特别困难;要不然的话,就是那死了媳妇的鳏夫。
真要将二妹拖到那么大的年纪,那二妹肯定心里面埋怨死他这个当大哥的了。
长兄如父,现如今这个家他在做主,她的婚事,他肯定要操心了。
王安平点了点头:“行吧,三爷爷,那就劳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