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4章 八桂军民一体

第4章 八桂军民一体

招兵的军官拍了拍二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王二狗抬起头,在刺眼的阳光下,看不清军官的脸,但是帽徽上的红底稻穗却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二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努力训练,为家人赚更多的土地。
    招兵处的角落里,一个沧桑的中年男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饭。
    他叫张大山,家里的田被地主霸占了,一家人只能靠着吃野菜活下来。他一边吃着饭,一边泪流满面。
    "我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吃饱饭,还是白米饭,白馒头和红烧肉啊!"
    他哽咽着说道,语气充满了对过去苦难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周围的人听见了,都纷纷红了眼眶,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改变命运的希望。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大地被晒得滚烫。
    在龙城的军营里面,所有的士兵顶着烈日训练,但是他们的热情却不见减少,在教官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着紧张而艰苦的训练。
    "瞄准!三点一线!"
    "注意枪口角度!"
    鹰酱顾问约翰逊的哨声尖锐刺耳
    "你们的敌人不仅仅是高卢鸡,还有南同盟。"
    "你们战斗的地方不仅仅是城市,更多的是iungle(丛林)!"
    他拽过列兵王二狗的枪,调整瞄准镜刻度
    "看见准星上的鳄鱼纹没?这是陆战队在瓜岛使用的技巧,对付躲在树林里面的南同盟很管用的。"
    士兵们趴在滚烫的泥地上,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流下,却没有一个人敢放松。
    王二狗趴在滚烫的地上,眼睛死死盯着百米外的靶心,那上面画着不是敌人而是10亩田,是他心中的灯塔,是指引他前进的方向。
    汗水都滴进眼睛,火辣辣的。但是二狗咬牙坚持,一动也不动。
    他想起长官之前对他说的话
    "二狗,要是这次考核进前三,你娘和妹子能多分一亩地!"
    王二狗咬咬牙,想起离家时妹妹拽着他衣角可怜的模样"哥,等以后分了田,我想吃白米饭"这句话让二狗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他深吸了一口气,稳住,扣动了扳机。
    砰——
    在军营的另一边,一群新兵正在进行体能训练。他们背着沉重的背包,在跑道上奋力奔跑,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军装,但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一个刚刚成年的新兵因为体力不支,摔倒在地,但他很快就又爬了起来,继续跟上前面的队伍。
    邕州,复兴新村这是复兴军的家人生活的地方,他们是第一批跟随复兴军南下的移民,是第一批分地的人,参军后,其家属都要迁到各地的复兴新村。
    刘玉芬的缝纫机踩得飞快,美式卡其布在针脚间翻卷,她每缝完一件军装,复兴社的妇联干事就在分田簿上画个勾。
    隔壁房间传来婴儿的啼哭,十八岁的军嫂陈彩姑正用鹰酱的奶粉在喂孩子,奶粉罐上原本的英文标签被撕下,贴上了红纸写的复兴奶粉。
    "宝宝乖,等咱们到了南方就可以分田了,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再也不用饿肚子了。"陈彩姑轻声哄着孩子,眼神温柔且坚定。
    "他婶,你说南边红河的水真能养出好稻子?"
    "我男人来信说,打下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后,军人家庭每家至少能分二十亩水田,还有砖瓦房住。"
    刘玉芬停下手中的活计,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
    "复兴会的官员说那儿一年三熟,咱们八桂的地跟那儿没法比,都是是石子堆。八桂的十万大山可不是说说而已"
    在龙城兵工厂车间,十八岁的学徒工阿明正在给1步枪刻字。
    "陈班长,我爹是后勤兵,上个月在衡阳没了"
    他握着刻刀,在枪托内侧刻下陈富贵15亩的字样。
    "这田能算上我家的不?"
    正在调试机床的陈德明点头说道"按《分田条例》,只要是是桂系的军人都可以,战死者家属可继承田产,还能多领五亩抚恤田。"
    (李崇文决定把以前牺牲的桂军的家属也带上分田,这让改编后的复兴军彻底没有后顾之忧。)
    阿明的眼睛亮了,刀锋在木托上划出更深的刻痕,他要让父亲的名字,永远和红河的土地连在一起。
    漓城的街头,运粮车队缓缓驶过。大卡车上,成袋成袋面粉堆成小山,另一队卡车上装着的鹰酱的午餐肉罐头。
    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大家踮着脚张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从鹰酱援助到来后,李崇文就在各大城市,发粮,为看不起病的人治病,并宣扬南下移民的分田政策,每个普通移民都可以分到五亩田地。
    并且李崇文还把燕京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直接给抄了过来,在复兴军设指导员一直到连队,宣扬复兴会的理念,维持纪律。
    在全八桂废除所有的苛捐杂税,不再征收农民的粮食,大规模降低商税,把压在人民头上的负担一扫而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