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 第108章 送温暖

第108章 送温暖

    王老汉带着几个年轻后生挑着热水回来,木桶里的热气在寒冷的堂屋里蒸腾起一片白雾,几个后生放下水桶就赶紧退了出去,生怕身上的寒气冲撞了贵人。
    “诸位贵人洗漱吧。灶上还有烧着,不够再添。”
    李智一边往木盆里舀热水,一边忍不住问道:“老丈,我看村里好些人都没穿棉衣,是棉服太贵了吗?”
    王老汉闻言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习以为常的坦然,“一件最次的棉衣要一两银子,够买三斗米了。咱们庄户人家,冬日里都是猫在炕上不动弹。”
    他指了指自己身上层层叠叠的单衣,“真要出门,就把全家人的衣裳都套上。我家的棉衣给了我儿子穿。”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热水倒入盆中的哗啦声。
    老鹰拧毛巾的手顿住了,他这才注意到王老汉的棉衣,竟是由七八件单衣叠穿而成,袖口处还能看见密密麻麻的针脚补丁。
    “那家中其他人怎么办?”孙琦好奇发问。
    “不出门的都是裹着被子窝炕上,这样也暖和。”王老汉乐呵呵地说,仿佛在讲什么稀松平常的事。
    “咱们村还算好的,靠着京师,好歹还有件棉衣。再往北去,好些地方连树皮都啃光了哩!”
    他说这话时,沟壑纵横的脸上竟带着几分满足的笑容,浑浊的眼睛在油灯下闪着光。
    屋外北风呼啸,吹得窗棂呜呜作响。
    但此刻堂屋里却静得可怕,所有人都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攫住了心脏。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那孩子裹着被子出来,那不是懒得穿衣服,而是活下去的唯一法子。
    王老汉送完热水,便离开。随着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堂屋里只剩下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李智盯着盆里渐渐冷却的热水,声音压得极低,“卢沟桥村这样,居然还算是好的。那其他地方……”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未尽之意。
    徐钊忍不住轻叹一声,“史书上轻飘飘一句‘崇祯年间大旱’,背后却是藏着累累白骨。”
    “我们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改变大明的命运。”d大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不是让大明走向夕阳,而是让它迎接朝阳。”
    苏敏冷不丁来了一句,“我们真的能改变吗?”
    没有人敢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江导,你说我们能行吗?”苏敏转头看向江叶。
    众人齐刷刷的目光看向江叶,眼中带着期冀。
    在他们眼里,江叶已经凌驾于所有人,他掌握着未知的力量,他说的话,必然会更有信服度。
    面对众人投射而来的目光,江叶声音平静而低沉,淡淡吐出四个字,“尽力而为!”
    简简单单四个字。
    “可……”
    李智刚说出一个字,江叶便继续道:“想要挽救大明,关键在于‘上下一心’。”
    “大明之亡,祸起萧墙。”江叶的目光扫过众人,“就像《红楼梦》里探春说的——‘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屋内陷入短暂的静默。
    这席话犹如一柄利剑,剖开了大明覆灭的真相。
    朝堂之上,东林、阉党厮杀不休;
    庙堂之外,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闯王振臂一呼,义军烽火四起。
    “内里千疮百孔之时……”江叶的声音陡然转冷,“关外的豺狼自然能一口咬住咽喉,生生吸尽我汉家血脉三百年。”
    (注:我这么写清朝,会不会被人喷死?要喷,也轻点喷。在秦始皇和清朝这块,作者我有点个人主观在。我写的秦始皇,已经让很多人喷了,说把秦始皇写得太好,一群人在喷我,书评区也有不少。惭愧~~虽惭愧,但不改!(▽))
    当江叶提到‘上下一心'时,苏敏和徐钊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他们脑海里同时闪过一个计划,只是此刻不便明说。
    江叶瞥了眼腕表,“时候不早了,都歇着吧。”
    丁高、王信然、谢明达、张茂,四名军人和江叶主动在堂屋打地铺,权当守夜。
    其余人挤在隔壁的土炕上,这一夜谁都睡不踏实。
    硬邦邦的土炕硌得人腰酸背痛不说,一群挤作一团,呼噜声、磨牙声此起彼伏。
    最惨的是靠墙那位,半夜还被冻醒了两回。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婆婆走进堂屋时,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娘?怎么了?”李娘子跟出来,话刚出口就倒抽一口冷气。
    堂屋里整整齐齐码着一人高的棉被堆,崭新的青布被面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最上头那床还摊开着,厚实的棉花蓬松饱满,怕是塞了十斤新棉都不止。
    “贵、贵人们……”李婆婆看向江叶。
    江叶笑着道:“劳烦嫂子去请里正过来一趟。”
    王老汉急匆匆赶来,一进门就愣在了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