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整整过去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还没写完。
孟海喝了口水,洗把脸。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又想起了小时候的第三本启蒙读物《弟子规》。
孟海双眼一亮。
他仔细地回忆着《弟子规》的内容,忽然觉得《弟子规》似乎可行,可以当做每日上课教学的读。
而且《弟子规》上的字大多都好写一些,相较于《千字文》来说,《弟子规》读上去还朗朗上口。
说做咱就做。
孟海又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写好了《弟子规》,包括一些必要的注释。
然后他双眼望着即将日落的天穹,就有些发呆。
如果放在前室,只需要把他所写的这些内容拿到打印店里,不需十分钟你要个几百份几千份都能给你送来。
但是放在这个时代,要把这些东西刊印成图书……
孟海总不可能在讲堂上光自己说,没有个教材那可不行。
他在那里饶有兴趣地读着《千字文》当中的:“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然后就有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孩,举手问道:“老师,驹这个字怎么写?”
他刚刚回答这个小朋友的话,后面又有个小朋友举手说:“老师,四大无常是什么意思?”
他还没有来得及解释,又有一个小朋友举手:“老师,你最后八个字说的什么,我为什么完全没有听过?”
所以从古至今,教学的大多数都有一个课本,或许是一本书,或许是一张纸,或用文字,或用其他标志写明自己要讲述的内容,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有一个课本在家,课本下面的注释,即使识字不多的学生,也可以在循序渐进当中自学,从而达到老师就是个答疑解惑的工具,其他东西全靠自觉。
然后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划水。
孟海想到了这里,就觉得自己无比可耻。
孟海在写完《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之后看了看天,现在大概是晚上六七点。
他马不停蹄地冲出了瀚海学堂,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小毛驴,骑着小毛驴一路赶到西城的文墨阁。
他与西城的文墨阁掌柜已经算是老熟人了,之前的时候他随陈大年去过文墨阁几次,和文默格的掌柜也有几面之缘。
西城文墨阁的掌柜是一个年约五十岁的经受小老头,两抹狗油胡微微的向上翘起,咧嘴一笑,只有两颗大门牙。
文墨阁掌柜见到来的人是孟海,即使此时的文墨阁当中人流量爆满,但他还是率先接待了这位大金主。
“按照这上面的内容印刷,注是写在最下面,每样就先来个一百本,你估算一下,大致要多少钱。”
文墨阁的印刷费用是按字数算的,大多数的情况下,印刷的字数越多,收费也就越多。
当然,这中间还有纸张,印刷墨水,装订针线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选择的规格不同,最终所收取的费用也就不同。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每样印刷一百本,总共的价格是三两银子。
“公子也是咱们文墨阁的老主户了,这样我给您加急办理,最晚明日晚间送去瀚海学堂,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孟海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就多谢掌柜了!”
孟海十分爽快地从钱袋里取出来了三两碎银子,掌柜拿着一杆小秤仔细地称量了一下重量,一咧嘴角露出了仅剩的两颗大门牙。
与文墨阁的掌柜离去之后,孟海去了一趟济民医馆,让他有些失望的是,医馆已经关门了。
不过这也难怪,现在已经晚上八点多钟了。
在没有电,只有蜡烛的古代,这个时间点寻常人都已经吃完饭,正躺在床上即将入睡。
孟海骑着小毛驴,一路跑回瀚海学堂已经将近九点钟了。
一进门他就看见了正坐在前堂被课的孟远生。
孟远生旁边放着许多的纸张,这些纸张相较于a4纸来说大了半个巴掌,这是这个时代的作业纸。
上面有一部分,今天学堂有子们在课堂上写的作业,瀚海学堂对外只招收十二岁以下的学子,所以瀚海学堂最多也就是个启蒙的学堂,教授的课业也很简单,大多数都是识字外加背课文。
而孟远生此诗所批改的正是今日课堂上学生抄写的古文,这是大秦的一门启蒙书籍,专门给年幼的学子们启蒙用的,名字叫做《启经》。
第一段就是:上为天,下为地。左为男,右为女。天为阳,男为阳,地为阴,女为阴。东南西北四方位,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上面所说的一大段都是常识。
当然,后面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各种文字,就比如:儿孝父,孩养母。父为天,母为地……
这些都是大清孩子们启蒙必读的书籍。
《启经》是得到官方所推崇的书籍,因为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