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只是夫子 > 第212章 皇子赵询

第212章 皇子赵询

照射进大殿,将整个大殿照得极为敞亮。
    殿试一共分为两场。
    第一场是在一楼举行,第二场是在二楼举行。
    第一场是进行笔试,根据皇上给定的考题写小论文,优胜者则会送到二楼,由皇帝出题,考生们根据皇帝的问题口述作答。
    这第一项笔试仍然比拼着知识的储备,但是这第二项大多数是比拼着胆量,知识储备自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孟海踏入保英殿中,看见的是珠光宝气,看见的是琳琅满目的豪华装饰,看到的是真金白银。
    于文墨让考生在保英殿自由参观,但是不得损害大殿当中的东西。
    孟海在保英殿内内外外转了两三圈,也觉得没意思了,他坐在保英殿外面的台阶,看着远处秀美的风景发呆,忽然见到一个穿着紫色大褂的太监,在三五个小太监的簇拥之下,直奔着保英殿而来。
    于文墨见到是太监,显得有些惊讶,他来到了台阶处,等待着太监到达近前,拱了拱手问道。
    “不知掌事前来,所谓何事。”
    太监当中有个五品官叫做掌事,虽然权力不是很大,但是毕竟能与皇帝时不时地见面,所以掌事的权利不是很大但是却有很多人都想巴结掌事。
    太监掌事来到几人近前,身上传来了一阵过分的花香。
    太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尖细的声音传出:“陛下在文鼎阁召见伯爷,老奴前来通传。”
    太监掌事是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腰背佝偻着,脸上笑眯眯的,似乎见到谁都是这么一副表情。
    “皇帝要见我?”
    孟海重复了一遍。
    太监掌事点了点头:“是的,只不过此时陛下还在紫气坊与几个大臣商谈国事,莫曰小半刻钟的时间就能结束,所以让老奴提前通传一声。”
    孟海看了看旁边的于文墨,于文墨微微点头。
    孟海又看向了熊孩子,这熊孩子也想跟着他的老孟去文鼎阁,但是被于文墨给拦了下来。
    “太子殿下作为一国储君,此时不宜离去。这一百二十一个进士此时还需沐浴在太子殿下的圣恩之中,如若太子殿下此时离去,恐怕会引来考生们的猜疑,而且太子殿下作为这些考生当中的主心骨,也能够借此机会树立威信,毕竟在场的这些进士都是未来朝堂当中的骨干。太子殿下应当亲力亲为,与进士打好关系,至少留下好的印象。太子殿下应当勤勉……”
    于文墨说着就开始了教育模式。
    没办法,这是刻在他这个国师或者说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文人骨子里的东西在面对未来储君之时,自然得要树立自己博学多识的形象,以及善谏的形象多建言,让太子殿下向好的方面发展。
    赵宣新的一个头两个大,赶紧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去了,于额没这才住嘴。
    孟海作为这一行人的副考官,其实也不宜离去,只不过毕竟皇帝召见,而且现在是休息时间,所以他在不在场都无所谓。
    告别了于文墨,离开了保英殿,跟着太监掌事前往文鼎阁。
    穿过了诸多殿宇,面前出现了一处高大的楼阁,正中央竖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大牌匾,写着:文鼎阁。
    这里是大秦皇子们学习的地方。
    一些国公、大臣家的子嗣得到皇帝的青睐,也能够破格允许在文鼎阁当中学习。
    孟海看了一眼温鼎哥,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监掌事,向他投去了疑问的目光。
    太监掌事弯腰说道:“老奴残破之躯无法进入文鼎阁,老奴就在门口恭候伯爷差遣,我也可以先入文鼎阁内等候。”
    以太监掌事的品级自然没有办法进入文鼎阁,这种只供皇子或者贵人家子嗣学习的地方。
    太监掌事带着三五个小太监恭恭敬敬的站在文鼎阁旁边,孟海也就一只脚踏入了文鼎阁中。
    相较于保英殿一脚踏入尽显珠光宝气之态,这文鼎阁就显得古朴上许多,目光所及之处颜色也丰富了许多,至少不像之前在保英殿上看到的全都是乌黑色或者凸显贵气的金黄色。
    整个文鼎阁倒是能看见几个摆放着许多古朴书籍的黄色书架,乌黑色的桌椅,甚至还有一些盆栽,摇椅被褥之类的,在墙角处也能看见。
    整个文鼎阁内,除了有一股书生气以外,还增添了一股生活气。
    在文鼎阁的正前方也有一个地毯,直通文鼎阁的最前方。
    这笔直的地毯呈现土黄色,但是上面却绣着金龙与凤凰之类的图样。
    地毯左右两边摆放着零零散散近十余个桌子,每一个桌子上或多或少都摆放着笔墨的本。
    孟海一边琢磨着事,一边就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
    然后他就看见了一个令他熟悉的教材,弟子规。
    孟海有些诧异地拿起了弟子规,勾着头向其余的几个桌子上望了过去,其中有三个桌子上都放着弟子规,其他桌子上也零散着摆着三字经和千字文。
    孟海没想到这三本它用于教瀚海学堂学生的教材,现在都已经流传到皇宫来了。
    随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