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弟子规的旁边,还放着字帖。
字帖下方压着百余张临摹纸,这些临摹纸上的字迹从最下方的凌乱到上方越来越整齐,足以见得此人的努力。
孟海在桌上的书本中,终于找到了这个桌子主人的名字,叫做赵询。
孟海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不会也是皇帝的儿子吧?
思绪渐渐扩散。
此人既然姓赵,不能够进入文鼎阁。
孟海在记忆碎片当中也调取出了不少关于文鼎阁的记忆,这里只有皇亲国戚或者受到皇帝重视的大臣的子嗣,才有资格进入文鼎阁学习。
这个叫做赵询的孩子,即使不是皇帝的亲儿子,恐怕也与皇室宗亲有着联系。
孟海正在思索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到他身后传来一阵动静,这吓得他连忙回头观瞧,却发现身后是一排排的书架。
在书架前面,正有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小孩子怀里抱着两本书,睁着懵懂无知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瞧着孟海。
这孩子似乎是刚刚找到要看的书,结果回头发现文鼎阁里忽然多了个人。
孟海露出个微笑,朝着那小孩招了招手。
这小孩也不认生,迈着轻快的小步子,虎头虎脑地走了过来。
想要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尤其是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最主要的就是看此人的衣着。
富贵人家身上穿的大多数都是极为华贵的衣衫。
而官员身上的衣着虽然也很华丽,但是与商人的华丽不同,官员身上衣着华丽,是一种内敛的华丽,而且在这些官员的身上往往佩戴着与众不同的配饰,比如说腰带,比如说帽绳……甚至鞋子上都能给你缝两根金线。
而皇亲贵族又是不同。
就比如说面前这八岁左右大的小孩。
他的脚上穿着两个小老虎头的鞋子,鞋子整体呈红色,但是老虎头的眼睛却有两颗白色的宝石充当,老虎张开的嘴巴则是由经线绣成的,在老五的嘴里,还穿着一颗金珠子。
小孩的身上穿着一袭淡黄色的长衫,长衫倒是平平无奇,而且上面并没有多余的花纹,但是在小孩的胸口则是带着一块长命锁。
单看那长命锁的花纹,便给人一种极为精细之感,在小孩腰间的玉带上,还系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白色玉佩,玉佩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却给人一种流转的水波感。
无论是长命锁还是玉佩,都是极为名贵的。
孟海心中立刻就有了判断。
此人是大臣之子因得到皇帝恩许前来读书的概率极小。
恐怕这虎头虎脑的小孩极有可能是皇亲国戚。
孟海回忆着赵宣与他说过的话,这熊孩子好像给他说过,他有个弟弟。
难不成这人是熊孩子的弟弟?
也就是皇帝的二儿子。
不会这么巧吧?
孟海刚刚想到这里,那虎头虎脑的小孩子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小孩子将书放在了前面的桌子上,双手交叉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地说道。
“知礼见过先生,不知先生为何坐在我的位置上?”
孟海有些诧异地看着小男孩,会这么巧吧?
他进入到文鼎阁当中,随便选了一个位置,坐下就刚好是这小男孩的位置?
孟海眨了眨眼睛:“你叫赵询?”
小男孩点了点头:“回先生的话,我叫赵询,字知礼。”
孟海点了点头:“这名字倒是没写错,你这小孩的确挺有礼貌的。你的哥哥赵宣现在他还在保英殿呢,恐怕没时间找你玩。”
小男孩赵询晃了晃小脑袋:“兄长有他自己的事要做,父王只让我在这里读书,而且很少让我与兄长玩,说是怕我被兄长给带坏了。前几日,兄长才被父亲吊在树上打一顿,据说是兄长因为蚂蚁洞把皇宫当中的一棵树给烧了。”
孟海听到这里确定了,赵询又是熊孩子的弟弟,也是皇帝的另一个儿子。
孟海赶紧让开位置。
赵询双脚一蹬,就坐在了椅子上,有些好奇地瞧着孟海。
“不知先生是何人?为何来到这文鼎阁中?我在文鼎阁内,为何从未见过先生?先生难不成是父皇新请来的夫子?”
孟海揉了揉鼻子,解释道。
“我,我是你兄长的夫子,今日被你父王叫到文鼎阁中,有事商量,只不过你父王现在还没有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所以我要在文鼎阁内等上一段时间。”
孟海说的是大白话,所以说完之后赵询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点了点头。
孟海看了看文鼎,阁内只有一个小孩子在,有些奇怪地问道:“这里面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我看连个家丁仆从都没有,难道他们不怕你跑丢吗?”
赵询摇了摇头,奶声奶气地说道。
“不怕,我父王让我在文鼎阁内待着哪都不要去,让我把弟子规背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