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33章 优惠券

第33章 优惠券

    小官镇的布行,经历了一次大地震。
    锦绣的地位扶摇直上,其他布行邯郸学步,全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高希可没时间管这些闲事。他可忙了!
    他将老师胡大虎的荐函塞回信封,连同那十几张鬼画符一起装好,去了沈宅。但他吃了闭门羹,因为没有名帖。
    实际上,就算他递上名帖,那个势利眼门子也不会给他通报。
    所谓“侯门深似海”。沈度官居二品,下人自然狗眼看人低。
    一个乡下的穷小子,拿着一封荐函,就想进翰林府?天真!
    高希也不生气,远远地坐在府门外街边的大石墩上,然后拿出《中庸》当街又读又背起来。
    胡老秀才给他布置的功课很紧,他得抓紧时间。
    他穿的正是那身青布衫裤,早有行人认出了他。
    “咦,这不是高希吗?”
    “高希是谁?”
    “就是他啊!高希你都不知道,十九文一套的青布衫裤,就是他那天卖的那天的场面啊,可真是热闹!”
    “他怎么在这里?”
    “是要拜见沈翰林吧?”
    “怎么不进去,坐在街边背书?”
    “那还用问,吃了闭门羹了。”
    “真是疯小子,翰林老爷怎么可能见他这么一个又穷又疯的小子!”
    高希才懒得听这些闲言碎语。他只认准了,沈翰林要么不出门,要么不回家,否则他就一定能在门口等到他。
    高希一门心思背书,却没注意到一领官轿停在了他面前不远处。
    一侧的轿窗小帘被拉起,一位头戴官帽的中年男子,向他问道:“你可是高希?”
    高希纳闷这位大人怎么会认识自己,但还是急忙起身,恭敬作揖回道:“小人正是高希,拜见大人。”
    “是来找沈翰老爷的吧?”没等高希答话,他又说:“是不是吃了闭门羹?门子不与你通报吧!”
    “小人没带名帖,那门子才没有通报。”
    中年男子听了,赞许地点点头,说道:“来,随我进府。”
    这位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本地父母官,华亭县知县王纪,河南尉氏人。他是从吏科给事中调任华亭县令。
    吏科,是明廷中央六科之一(吏、户、礼、兵、刑、工)。给事中,是其中的一种官职。
    给事中的品秩并不高,差不多就和地方上的知县一个品级,正七品。所以,王纪从吏科给事中调任华亭县知县,算是平级调动。
    六科给事中虽然官小,但职位本身却很重要。除了处理奏章、风闻言事、参与政事、考察官吏等重大职责,有时候还要充任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甚至殿试时的受卷官。
    由于职责繁重,担任六科给事中的这些官员,大都仗义执言,敢为民请命。
    高希跟着王纪往里走,门子已然将消息报了进去。
    客厅里,沈度拱手迎了上来:“四方,你来了。”
    王纪也拱手回礼:“民则兄。”听称呼,两人交情不浅。
    高希恭敬地拱手作揖道:“小人拜见沈先生。”
    “四方,你是如何认得高希的?”
    “哈哈,高希如今已经快成了小官镇的名流了。先是大闹李记布庄,后来搞什么供销合作,听说三天就背下了三部蒙学,数日前又帮锦绣布行卖衫裤,一天卖出去六百余套。我就算不认识他,他的名字也如雷贯耳了。“
    ”小的胡闹,大人见笑了,“高希略弯腰,恭敬地说道。
    “嗯,你可不是胡闹。我打听了,都是好事儿。”
    “那,你们又是如何一起来的?”沈翰林继续不解地问道。
    ”哦,这小子说自己没有名帖,所以门子才没有通禀。如果不是我碰到他,这会子他还在门外的大石墩上背《中庸》呢!”
    沈翰林一听,就知道是自家门子从中作梗,王知县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并不说破。
    而这高希,受了门子的气,却能一边耐心等待、一边刻苦背书。进了门,也不告状。这少年好像才十八岁,这等涵养和品行,真是令人叹服。
    沈翰林越想越高兴,看高希默然而立,中规中矩,虽然一身布衣,却气宇轩昂。再想到第一回见面时的情景,沈度越发在心里喜欢和看重这个后生了。
    小官镇是沈度的家乡,这地方虽然隶属华亭县,却也是金山卫卫城。士农工学商,这里面“学“少,”士“也少。出一个青年才俊,还真不容易。想到此,沈度越发有意栽培高希了。
    沈翰林问高希:”今日来找我何事?“
    “这是家师为小人写的荐函,请先生一阅。”高希双手递上了信封。
    信封上胡老秀才的笔墨,并未引起沈度太多关注,倒是背面好几处锦绣布行张掌柜加盖的红红的私印,甚是惹眼,让沈度不得其解。
    高希脸一红,抱歉地解释道:“先生不要见怪。前几日,小人借此信封唱了一出空城计,才说动锦绣布行的张掌柜下定决心做了一百套青布衫裤,否则后来销售数百套的事,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