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来。
与此同时,朝廷方面的动作好似也都是按照定远侯的计划来开展的。
众人心头一阵疑惑,庭院内外军卒百姓也都是诧异,难道皇上还有奉赏?
王琦向前一步,跪拜在地。
还有诏书?
“若是战事一起,可.”王琦刚刚开口,门外便传来亲卫的脚步声,匆匆忙忙,好似有急事。
下一秒,便是声音响起:“大人,京城的圣旨到了,已经在城外十里!”
果然!
“按理说,圣旨至山海关,就应该派人通知我等了!怎么这次已经到了城外十里处,才让我等出城迎接?”
有功劳,谁不愿意来?
宁远城,总兵府。
圣旨一到,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这就表示朝廷的封赏到了!
但是,坐在对面的王琦,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
不知为何,王琦心中突然冒出一股不安.
“嗨,此等小事,纠结什么?”熊廷弼哈哈一笑:“快去迎接圣旨吧!”
从六月初开始,大明户部衙门,蓟州府,山东府,以及河南府的部分春粮都越过山海关,通过骡马,通过民伕,通过下车运抵宁远城,大量的武器甲胄也从京城,从河南,从胶东半岛运抵宁远城,原本磨磨唧唧不愿意出关作战的浙江兵马、川蜀兵马,山陕道兵马,甚至山东府兵马,在后金主力被灭,有望光复辽东之后,立刻全体加快了脚程,半个月的路程,只用了十天,全数抵达宁远城。
熊廷弼在前,王琦稍后半步,众人皆是跪地,迎接代表皇上的王体乾,原本宽阔的大道,已经乌泱泱跪满了四周。
王体乾在小太监的搀扶下走近众人,一脸的笑意:“诸位大人,诸位百姓快快请起,辽东大捷,为我大明百余年未有之功,来之前,陛下特地嘱咐,让咱家代替圣人好生问候诸位大人!圣上命咱家带来口谕,辽东之功,离不开大明的数万万百姓,离不开尔等忠臣,更离不开定远侯。”
“皇上对您可是日思夜想,早盼着您回京呢,”王体乾嘿嘿一笑,面色带着一丝的试探。
“特封袁崇焕为辽东按察使,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
“臣等叩谢皇恩!”熊廷弼带着众人又是一拜。
香案供奉,三叩九拜,终于是到了宣读旨意的时候了。
算起来,也算是有些情分在内。
“恭贺琅国公!”
当着众人面直接捧起,此时的王体乾面露难色,有些犹豫,完全没有了方才的气势,只是轻声对着王琦道:“琅国公,此诏,还请您亲自接取!”
“圣旨到了?立刻去通知城中所有文武官员,以及中军仪仗,前往城门处迎接,”熊廷弼面露喜色,吩咐了两声,立刻看向王琦:“定远侯,赶紧派人在庭院准备供奉香案吧!”
整个庭院内外,众人皆是屏住呼吸,人人都知道王琦此战首功,人人都知道朝廷必然为其加官进爵,但是到底是什么官职,什么职位?这一刻才开始揭晓.
“辽东总兵,定远侯王琦听旨!”
在场所有人都是心中明了果然是封了国公,虽是小国,但却是顶级食邑,毕竟除了开国元勋,没有人是一战直接封秦、魏等大国国公的。
“臣,王琦领旨谢恩!”王琦接过圣旨,缓缓起身。
一时间,整个宁远城,汇集了整个大明朝近乎三成的可战之兵!
“特封卢象升为辽东兵备道,蓟州知府,兼兵部左侍郎”
数息之后,只见王琦面无表情,上前双手将奏本接过,而后当着众人的面直接翻开。
“不得不说,福建武夷山的红茶,着实助人静心,经略大人可以尝尝,”王琦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啪!
王琦双手一动,将圣旨合上,周身温度已经陡然变冷。
此时,院内一阵安静.众人都看着王琦,想知道圣旨上写了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