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真的去解决,此事让琅国公去辅助徐大人办,若其办不妥,则也没有办法继续追究东林问题。”叶向高以手以手翻过两面,补充道:“若其办妥,则于社稷大安。”
半个时辰之后,叶向高穿戴齐整,来到朱由校所在偏殿:“臣叶向高叩见陛下!”
大明天启二年,七月初一,琅国公王琦终于抵京。
难民可不是牲口让你赶到另一个地方就安定下来了,没有活路依旧是一大隐患.
至于回辽东?
千里迢迢,怎么回?
“琅国公虽然长于军事,但是在政事方面还是稍显稚嫩,刚刚回京就为自己树了大敌,何必如此呢?当一个富贵王爷不好吗?难道是因为被调出辽东战局,心中有火?”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陛下若想平息纷争,还是需要从根本入手,”叶向高急忙补充道:“还要从京畿目前存在的辽东难民问题入手.”
“这个人,与后金所犯罪行别无二致,宰了就宰了,要收尸,让高攀龙自己来!”王琦冷笑一声,直接迈步走。高攀龙乃是东林元老,又是何天友的老师,这个时候如果把其人牵扯进来,那么王琦的计划成功一半。
那阵势,谁敢上前一步,死!
“你琅国公,你敢动手?”刘宗周没有想到王琦反应竟然如此剧烈,你是真的不知道皇上已经开始忌惮你了啊?无数百姓围观的北京城,也敢动刀?
士子百姓们正当谈论的时候,王琦已经翻身下马,而魏忠贤三人也走上前去。
但是朝廷还是给予了这位琅国公极高的礼遇:兵部尚书孙承宗,礼部尚书刘宗周,以及司礼监魏忠贤三人联袂,出城十里,迎接琅国公回京。
方才敬酒时候,就只有刘宗周没有任何动作,现在进城,又出来阻拦。
“王琦要将何天友的尸体与建州放置一起?”朱由校将奏本放下,抬头看向回来汇报的小太监。
原本朱由校是在早朝时候亲自开口提议打开德胜门,自己亲率百官仪仗出城迎接王琦回京,但是被韩爌等人劝住,其言辽东大捷虽然王琦首功,但是整个辽东诸官也占了功劳,现在王琦回京便打开德胜门百官相迎,那么置其他人于何地?熊廷弼等人到时候回京,要不要再开德胜门?岂有一功受二封之理?
但是同样作为皇帝,面对如此功高震主的臣子,换做任何人来都要亚历山大.手握重兵,深得人心,最重要的,他比朱由校自己都要年轻,且身体强悍,正常来看,肯定比自己获得久的,古往今来,这不就是权臣的标配吗?
朱由校沉沉呼出一口气:“若是王琦能收敛锋芒还好,可是如此这般锋芒毕露,朕也只能以东林制衡之了。”
“叶爱卿起来吧,”朱由校一个眼神,让小太监为内阁首辅赐座:“琅国公今日回京,你知道吗?”
“呵,此事岂是那么好解决的?徐光启已经去往蓟州府一个月,难民却丝毫未少,还有隐隐聚集流向南面的趋势,难道王琦回来,立刻就能解决?”朱由校被气的笑出了声。
“那仪仗护卫身后车架上摆置的就是后金酋奴努尔哈赤和莽古尔泰的头颅吗?”围观士子们有眼尖的已经看到护卫们身后车架上的物品,正饶有兴致的讨论着:“算起来,后金大汗和贝勒全部都是折损在琅国公守手上,如此功劳,若是分给三个人,也足够封侯了,现在集于一人之身,啧啧,若是乱世.”
“他将何天友斩了,此事你也知道吧?”朱由校抿着嘴,靠在御座上看着叶向高:“聊聊你的想法,不要说些无用之语,言之有物。”
办妥?
“不对啊!”一旁的同伴皱着眉头:“那司礼监大珰王体乾看起来移交的便是努尔哈赤等人首级,那护卫车架上还有的是谁的?”
朱由校差点笑出声,若是让王琦把这件事办妥了,你叶向高退位,让王琦入内阁当首辅吧?
大明武曲即将到达通州大营。
朱由校见面便直奔主题,没有任何拐弯墨迹。
“来人,去召叶向高进宫!”
一个当朝四品官,说杀就杀了。
“噤声!”同伙闻言惊骇交加,直接身后将年轻士子的嘴巴捂住:“这话也能乱讲的?乱世.乱世也是朱家的天下!”
“王琦于朝廷,于辽东有大用,不可动!纵然是将何天友斩了,亦不可轻动,且琅国公还占有大义名分!”叶向高一开口,便现将基调定下。
可是近日之事,又让朱由校深深地感觉到头疼。
想解决流窜于京畿的辽东难民?
不是仅仅依靠东林亦或者朝廷就可以的!关键是没有粮食没有钱!
朱由校从椅子上坐起来,以手揉了揉脸颊,同时含糊道:“你先退下吧,容朕再想想吧。”
其身后恭迎仪仗也是尽皆下拜:“敬国公爷!”
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明白,纵然王琦功比天高,纵然其已经是百余年来大明扶天倾第一人,但是有时功劳太大,也不是好事,直接让皇帝忌惮,让其都开始转变心思,开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