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铁路工程师特莱恩瞭望着眼前的群山说道:“波斯这种复杂的地形下,还能维持长期国家的统一,这是一种奇迹”
“整个扎格罗斯山脉,都在其控制之下,地形和民族复杂,并且和外部接壤,整体却不出大问题,这只能说明波斯在文化和制度领域有其独到之处”
“就比如胡齐斯坦平原,和波斯首都德黑兰,隔着这样一座庞大的山脉,波斯都能进行比较有效的治理,就能说明问题”
胡齐斯坦也就是波斯西南部的平原地带,紧挨着伊拉克,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相接,当地主要人口以阿拉伯人为主
虽然这里属于波斯第一帝国,也就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龙兴之地,但是如今波斯人在当地反而成了少数
特莱恩身边的波斯工头伊斯梅尔说道:“波斯能够长期克服复杂地形下的交通劣势,维持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并且长期形成国家上的认同,这都是我们波斯文化的优势”
“历史上不管是哪个民族统治波斯,最后都会融入到当地的文明之中,维持波斯的独立性”
伊斯梅尔所言确实符合事实,就波斯文化展示出来的同化能力和包容性,可能也就远东帝国可以相提并论
这并非夸大,历史上这里被马其顿,阿拉伯,蒙古,突厥等等统治过,但是波斯还是维持着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独立性
就算对当地文化层面影响最深的古阿拉伯帝国,也只能适应波斯文化,就比如波斯的语言,虽然书面上阿拉伯化,采用阿拉伯字母,但是其语法和词汇独立于阿拉伯语,还有波斯的宗教,虽然也属于阿拉伯教,却是当初古阿拉伯帝国的少数派什叶派
这还是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层面非常强势的古阿拉伯帝国,其他诸如蒙古,突厥占领和统治当地后,基本直接沿用当地政治制度,法律,文化,并最终彻底融入波斯
总而言之,波斯的国家和文化认同感很高,而这也是上一阶段,东非试图分化波斯失败的重要原因
此前,东非希望通过对波斯施加影响,然后将东非势力范围下的波斯和英国势力范围下的波斯做切割,收效甚微
至于东非这么做的理由,自然是不希望印度洋沿岸出现强国,波斯的面积还有实力都称的上区域大国,可能威胁东非区域的霸权,但是,东非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
除了波斯内部的团结以外,东非还要考虑苏联这个势力对中东地区的影响,至少在苏联解体以前,波斯还是作为一个统一国家,更有利于东非利用其阻碍苏联势力的南下
至于波斯日后,是否可能对东非在中东的影响形成负作用,这方面的威胁实际上没有想象那么大
毕竟前世一直到21世纪,其人口都不到一个亿,而且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工业化还有行政治理成本高,发展上限无非也就是区域性大国
后世,虽然有人看好波斯的国土和人口,但是客观来说,波斯在这两个方面都并不算突出,人口方面,后世的埃及和巴基斯坦都比波斯更多,后者甚至超过两亿
波斯的国土虽然大,但是多为山地和沙漠,且水源相对匮乏紧张,并且内部民族众多,难以形成合力
总而言之,波斯的潜力有限,除非其能整合整个中东地区的资源,就像波斯第一帝国那样,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可是这一点很难实现,就算现阶段,奥斯曼帝国完成这一点的可能性也在波斯之上,因此,即便东非要打压中东地区的发展,奥斯曼帝国也排在首位,然后才能轮得到波斯
当然,这都是东非政府要考虑的事,特莱恩一个铁路工程师,他的目标主要是协助建设波斯湾里海铁路这一工程,本人对波斯并没有什么坏心思
特莱恩说道:“波斯能一直作为中东的区域大国存在,悠久的历史还有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延续性,而当初的古巴比伦,亚述等中东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留下一堆历史遗迹”
“所以,我认为你们国家,未来还是有机会复兴的,虽然这种复兴的难度很大,需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波斯湾里海铁路,对于波斯而言,就是一个机遇,这条铁路开通后,将在经济领域加强波斯内部的贸易,文化上也有利于现代文明的传播”
单从波斯湾里海铁路铁路而言,确实能起到特莱恩所说的作用,但是波斯湾里海铁路也并非没有缺点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条铁路完全采用东非标准,而波斯国内现有的铁路,有英国主导建设的,也有过去沙俄主导建设的,而英国和沙俄的铁路轨距和东非都不一样
这就导致波斯湾里海铁路实际上不能和波斯国内铁路网串联在一起,自成体系,这也体现了东非的小心思
不过,就波斯的交通情况而言,在波斯湾里海铁路建设前,波斯的现代化交通基本为零,虽然有少量铁路,但是也绝对达不到“铁路网”的层次,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