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832章 十子入辽

第832章 十子入辽

好沙皇罗斯帝国上层,包括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及波将金,祖博夫和苏沃洛夫等人。
    但在这个时空,沙哈米尔.沙哈米利安遇到了一个更好的对象,那就是大虞。
    原来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全世界群殴英格兰,大虞也出兵英属印度,直接把在加尔各答的沙哈米尔给俘虏了。
    这看似是一件坏事,但就在被俘以后,由于精通数国语言和三种印度本土语言,沙哈米尔反而成了大虞军中的翻译,来替大虞搜刮土著。
    后来有人发现这家伙情商极高还精通算数和管理学,当时的大虞海军中将法兰西人苏弗朗便让他试着协助管理后勤,竟然处理的井井有条,使运行效率上升了一个台阶。
    战争快结束的时候,苏弗朗鉴于他出色的表现,把沙哈米尔举荐给了大军统帅越国公陈联,然后就被陈联带在身边做了幕僚。
    这五年间,沙哈米尔从南洋到神州大陆,甚至还去过东洋使司蓬莱省的长崎府。
    他见识到了一个旷古烁今的大帝国,见识到了他想都没想过的,那种能力强又相对廉洁奉公的中华官员。
    沙哈米尔的思想在这五年中,从法兰西启蒙运动式,转变成了中华天下大同模式。
    他也是在这时候,把祖先的粟特血统拿出来说事,还在中华结识了一大批曹、白、米、康等姓氏且可能有粟特血统的官员。
    五年后,沙哈米尔放弃了陈联举荐他参加科举的绝好机会,在他的请求下,被陈联放归,带着其他印度商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回到了印度。
    从此,他不但是印度商人的天花板,还因为有中华的关系,成了英属印度政府的座上宾,生意飞速扩大。
    等到他在1797年去世的时候,留给他的儿子们一笔超过三千万银元的家产,光是在新港(新加坡)的商铺就有六十多间,这在大虞也是顶级富豪之列了。
    而这十几年中,沙哈米尔多次向大虞各级官员推销他的方案,一个把亚美尼亚列为保护国,占据高加索,控制东西的方案。
    起初完全不受重视,很多人认为他纯熟脑子有病在这异想天开。
    一直等到皇帝莫子布发现了高加索的地区的价值,沙哈米尔的方案,才开始真正有了实施的可能。
    此时,虽然沙哈米尔已经去世六年了,但他的五个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其中第四子已经归化,娶了汉女为妻,改姓米,名唤米国忠,还成为了大虞朝的官员。
    “大王,亚美尼亚人自古就有祖先来自中国的传说,我们如今又得到了大王千岁作为国王,也算是恢复祖先的身份了。”
    沙哈米尔.沙哈米利安的第四子米国忠就在莫洲杊身边,他非常兴奋,一脸的踌躇满志。
    “教廷与大部分亚美尼亚贵族,都非常荣幸并感恩能成为您的子民。
    但是仍然有些人看不清形势,不知道谁才是亚美尼亚人的救世主,还在期待着沙皇罗斯帝国回来拯救他们。
    比如阿尔萨赫,乌迪克的自由梅里克多领主,以及多尔戈鲁科夫和拉扎列夫家族,他们拒绝接受您,并以您不是基督教徒的名义从事反对活动。”
    米国忠口中的亚美尼亚人祖先来自中国,实际上是一个流传已久不知道从哪来的流言。
    后世甚至还发展出了所谓亚美尼亚英雄家族马米科尼扬家族的祖先,是三国季汉马超这种离谱传言。
    但大概率这个马米科尼扬家族是一个来自古波斯的家族,他们到达亚美尼亚站稳脚跟后,就不愿意继续听从波斯国王的号令,起了独立自主的心思。
    而为了斩断波斯国王对于他们领土的法理,让亚美尼亚土著相信他们对抗波斯人的决心。
    这个家族开始声称他们的祖先不是波斯来的,而是更加遥远,更加文明,更加强大的,他们眼中的东方罗马帝国-中国。
    因为当时亚美尼亚东面除了波斯以外,就只剩下中华拿得出手了。
    反正亚美尼亚人也不知道中国人不是一副雅利安人长相,那就拿来当祖宗呗。
    只不过世事无常,一千多年前一个亚美尼亚大贵族家族的谎言,到了这时候,完美击中了亚美尼亚人自己。
    “哼,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莫洲杊冷哼一声,心里却有点想笑。
    有反抗的才好啊,不然他从祖国带来的四万户二十万华人要安置到什么地方去呢。
    “而且,本王刚刚收到来自第比利斯的消息,卡尔特利-卡赫季联合王国的王太后达雷扬阁下,已经驱逐了罗斯人拥立的伪王大卫十二世,罗刹将军伊万.彼得洛维奇.拉扎列夫已经我英勇的士兵们击毙了!”
    这话一出,屋内的高加索贵族们又哗啦啦的跪下了。
    他们现在心里很清楚了,要是这个消息不假,沙皇罗斯帝国已经很难与赛里斯帝国抗衡了。
    “尊者,我希望您能派出访问团去往神州赤县,去那里与中华的宗教人士交流一下,如何复兴拜火教,复兴波斯人自己的宗教,还是要看你们的。”
    其实有件事李利和林则徐等人搞错了,拜火教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