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453章:固位无耻!做相难,做一名尾相,难上加难!

第0453章:固位无耻!做相难,做一名尾相,难上加难!

    十月二十二日,入夜。
    一场大雪覆盖了整座汴京城。
    苏良吃过晚饭,泡了泡脚后,便与唐宛眉一起钻进了被窝。
    今夜须早睡。
    明早有朝会,且是大朝,不能不去亦不能迟到。
    大宋朝会分三种。
    其一为朝贡大典,即元日大朝会,每年一次。
    其二为大朝。
    即京朝官都须到且在大庆殿召开的朝会,每月至少一次,时间都是临时决定。
    其三便是常朝。
    每日举行,设在垂拱殿,有时官家无须露面,中书相公们主持即可。
    明日大朝之事,乃是枢密院官员汇报近两个月的大练兵成果。
    赵祯令文武百官皆不可缺席。
    ……
    翌日,四更天,雪已停,甚冷。
    开封府衙役吏员、禁军士兵们已将汴京城主街道上的积雪清理过半。
    苏良身穿锦袄,外套官服,朝着禁中奔去。
    约半个时辰后。
    文武百官齐聚大庆殿。
    大庆殿又高又大,且四处透风,依照往昔惯例,这时早就应该备好炭盆了。
    但今日,却什么都没有。
    按说内侍省绝对不会犯下如此幼稚的错误。
    这时。
    鸿胪寺寺卿左有鼎朝着不远处的一名内侍嚷嚷道:“怎么回事儿?官家都快来了,炭盆还没有备上,这么冷的天,朝会如何开?”
    这位重阳踏青的最后一名,畏热怕冷身子虚,并且向来矫情,乃是在朝堂出了名的。
    那名内侍还未回话。
    后面便传来了首相文彦博的声音。
    “左寺卿,撤去炭盆乃是中书的主意,往昔冬日,炭盆一置,殿内太暖,百官皆易生困意,中书便恳请官家撤去了炭盆,你若觉得冷,可令内侍为你专寻一个暖手壶!”
    文彦博、张方平、吴育等相公大步走了过来,百官纷纷拱手。
    “不用!不用!下官是担心冻到了官家,中书此举,下官甚是赞同,冷风吹一吹,更精神!”左有鼎笑着说道,然后退到了一旁。
    左有鼎在朝堂混了这么久。
    鸿胪寺寺卿之位一直牢固,靠的就是能屈能伸。
    片刻后。
    文武百官皆站好队列,挺直了身子。
    年过半百的相公们都不冷,其他官员们怎敢冷。
    即使冷,也要忍着。
    苏良穿的较厚,再加上这些日子出入军营,心火较盛,还是感觉不到寒冷的。
    稍倾。
    赵祯大步走来,坐到了御座上。
    今日的主角乃是枢密院。
    枢密使狄青、枢密副使曾公亮与梁适挺着胸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汇报了。
    随即。
    赵祯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下面便由枢密院来汇报一下近两个月的练兵成果!”
    狄青大步走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书,开始认真地汇报起来。
    “自八月二十日《练兵总要》施行以来,枢密院协同三衙对中央禁军、西北禁军、河北禁军、南境禁军以及厢军开展了上百项特训计划,其中……”
    当下,大宋朝堂的政事汇报。
    要求重数据、重事实、少描述,不得夸大其词。
    狄青用了不到半個时辰便讲完了,条理清晰,数据扎实,没有任何虚词。
    此后。
    曾公亮和梁适各用了一刻钟的时间补充。
    共计不到一个时辰,枢密院便汇报完了所有内容。
    这些内容若让一些喜欢添枝加叶的文官汇报,估计能汇报到午后,将与此事有关的功臣都能提一遍。
    有三分政绩便说成七分功劳,那是常有的事情。
    枢密院三人讲完后,各个相公也都发表了简短的总结。
    大练兵乃是当下全朝都重视的事情。
    当下进度良好,并无任何疏漏。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总结了数句。
    满朝文武都甚是高兴。
    往昔一场“大朝”最少也能磨到近午时,而今一个多时辰就要结束了,效率实在是高。
    左有鼎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他双脚冻得已没了温度,巴不得立即钻到有炭火的屋子里烤烤火。
    就在赵祯准备让内侍宣布朝会结束时,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包拯突然大步走出,来到了大殿中央。
    百官同时看向包拯。
    每次朝会。
    包拯向来都是轻易不开口,一开口便是大事。
    “官家,臣有本要奏!”
    五十五岁的包拯,声音依旧洪亮,整个大殿都能听得无比清晰。
    赵祯坐直了身子,道:“包卿请讲!”
    包拯拱手道:“近日,开封府破获一起伪造朝廷敕牒替人补选官职的案件,经查,主谋为越国夫人之门客,参知政事宋庠之侄、知许州宋祁之子宋辰之挚友张彦方。”
    此话一出。
    大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