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
随行的朱由检目不斜视的前行,然而心底却生出种种疑惑,他不明白皇兄为何要摆驾仁寿宫。
“臣弟在。”
带有憔悴的李选侍,下意识想朝朱由校走去,却被左右宦官死死搀着,这引来李选侍的怒斥,“你们这帮狗奴,在校哥儿面前,还敢这般对本宫!!”
郑贵妃强稳心神,迎着朱由校的注视,开口道:“本宫不明白皇帝为何说这些?”
在郑贵妃的注视下,朱由检迟疑刹那再拜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由校眉头微挑,似笑非笑的看着郑贵妃,“不过此权阉真要做此事,那么动机是什么呢?想杀人灭口?想毁朕的名誉?
“校哥儿!你是要敕封本宫为太后吗?”
在李选侍不在聒噪后,朱由校面色平静,看向惊疑的郑贵妃,“朕即皇帝位后,哕鸾宫就突然走水,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朱由校笑着摇摇头,撩袍坐到魏忠贤搬来的锦凳上,“郑太妃不懂没有事,朕给郑太妃带来一位熟人,你们好好聊聊,说不定就全懂了。”
那时的王安已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缉事厂,他做这样的事情,可以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呢?或者说他要掩饰怎样的惊天秘密,才敢在朕即皇帝位后,不顾朝野间会掀起怎样的风潮,也要让哕鸾宫意外走水呢?”
沉吟刹那,朱由校朝仁寿宫走去,朱由检、魏忠贤一行紧随其后。
此言一出,在旁坐着的朱由检脸色大变,看向了郑贵妃,他努力想站起身,但此刻却怎样都站不起来。
只是想起这些的朱由检,不受控制的回想起皇兄拉着他走出东暖阁,对他所言的那番话。
“呵呵~”
大明的宗藩限养也该改了。
朱由校心生感慨,明祚传承两百余载,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非是朝夕间形成的,而是历经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
“放开本宫!你们这帮狗奴,谁给你们的胆!!”
“拜见殿下!”
“啪~”
在道道行礼声下,朱由校垂手前行,看着眼前这座建筑群,心情有些复杂。
朱由校的声音响起,让原本想挣脱束缚的李选侍,脸色微变的循声望去,看到那道熟悉的背影后,脸上竟露出激动的神色。
“郑太妃,可曾想过朕会来找伱吗?”朱由校负手而立,打量着眼前的郑贵妃,语气平静道。
郑贵妃脸色微变,不敢直视朱由校,语气冷冷道:“本宫不懂皇帝是何意。”
“没有。”
不明所以的朱由检,听到皇兄的声音,忙作揖行礼道。
“魏忠贤,掌嘴。”
朱由校凌厉的眼神,看向郑贵妃冷冷道:“这狗奴犯了僭越之心,觉得朕还年轻,觉得朕处世不深,就认为他做的事情是为朕好,哪怕是向宫外传递内廷秘闻,哪怕是跟外朝臣子私交过密。
一道没有心气的声音响起,让朱由检回过神来,却见仁寿宫的正殿前,乌泱泱跪着很多人,最前列站着的则是郑贵妃。
可不过迟疑刹那,魏忠贤就朝李选侍走去。
慢慢来吧,朕有足够的耐心,去逐步的拨乱反正。
郑贵妃的娇躯微颤,抬头看向朱由校,旋即看向朱由检。
非但如此,还趁着皇考驾崩之际,移宫风波发生前夕,设法构陷内廷的一批人,假借盗宝之事逮捕起来,好让他的权势必然能彻底巩固”
“不会是王安这权阉做的吧?”
见到此幕的朱由检,此刻心底生骇,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不知道皇兄为何命魏忠贤,掌嘴一直养着他的李选侍。
“郑太妃,既然人齐了,那朕想问问你。”
伴驾随行的魏忠贤,看着眼前的仁寿宫,低首向朱由校禀道。
“皇弟。”
伴驾的魏忠贤听后,忙扭头看向一旁太监,皱着眉示意,那太监见状,忙转身朝仁寿宫外跑去。
郑贵妃喝喊道:“皇帝!你想要逼死本宫就直言,何必费尽心思的这般诬陷本宫,本宫死给你看还不行吗!?”
说着,郑贵妃作势就要朝朱由校跑来,面对此幕,朱由校负手立于原地,冷冷的看着激动的郑贵妃,而在旁的魏忠贤几人,难掩惊意的朝郑贵妃冲上去,将想要在御前寻死的郑贵妃拦住。
求追读,求月票,求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