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四合院:家有三小只 > 第413章 傻柱哥,你听谁说的?

第413章 傻柱哥,你听谁说的?


    徐庆眼神瞥见炕头跟前的报纸,伸手一抓,放在傻柱面前,指着上面国家改开的消息.
    “为这个。”
    “就这?”
    傻柱一脸不解,把手里的大葱放在一旁,捏起报纸,低头看了看,撂在身边,掏出烟递给徐庆一根道:
    “庆子,国家正策是好的,改开嘛,好事,可这跟你不当厂长有啥关系?
    你在五分厂管上千号人,多牛气,出去办个事,还有司机帮你开车,多好,怎么就.”
    徐庆没让傻柱说完,抬手打断道:“傻柱哥,这是个大好机会,你瞧着吧,用不了半年时间,我自己干,挣的钱,每个月要比当厂长还多!”
    傻柱一脸不信。
    这年月里,人人都想进厂,进机关上班,吃公家饭,跟国家走。
    没人觉得在外面能挣的比在厂里上班多。
    因为之前多少年来,从没说哪个小商小贩赚了大钱。
    虽然厂里的工资不高,可也不低啊。
    最起码每个月能有一笔固定收入,比那些小商小贩饥一顿饱一顿强。
    傻柱倒着酒道:“庆子,开弓可没回头箭,你这往后要是挣的钱连你一家人都养活不了,那你就麻烦了。”
    徐庆笑道:“傻柱哥,我明白。”
    屋里热炕,烈酒。
    屋外冷风,冻天儿。
    徐庆拿的一瓶二曲喝光,他和傻柱就没再喝。
    ……
    腊月二十七的下午,徐爱国带着媳妇爱倩,抱着儿子回来了。
    徐爱国住的小屋,几天没生炉子,冷的跟冰窖一样。
    而保姆冯婶,腊月二十就告假回乡下农村过年去了,徐爱国让媳妇跟孩子先去大哥徐庆屋里呆着。
    他一个人将自家住的房子里的炉子生着,把屋里烧暖和后,才接媳妇和儿子回去。
    转过天一早,吃过早饭,徐爱国就主动找大哥大嫂说道:
    “大哥,嫂子,年货咱们家还缺啥,我今天上街买去。”
    徐庆笑着道:“没啥缺的了,你不在的这些天,我跟丰铭,晓雅还有秀娟和你嫂子静红,我们一块都置办齐了。”
    徐爱国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道:
    “大哥,那我跟爱倩,我们啥都可没给咱家买啊。”
    徐晓雅笑嘻嘻道:“二哥,咱家还没做豆腐,二十九的时候,你就看着做豆腐好了。”
    过年哪能少的了做豆腐吃。
    这种物美价廉的食物,大院里家家户户必不可少,年年都做。
    转眼二十九,大院众人,纷纷端着自家泡发的黄豆,排着队的来后院,准备借用徐庆家的‘铁碾子’磨豆子。
    说起来,最开始的那个铁碾子,是徐庆好多年前在三厂的时候做的。
    听傻柱说,用了这么些年,一通电,依旧滴溜溜地转个不停。
    还在三厂的食堂后厨坚守岗位。
    而今天大院这个,是徐庆前段时间,刚鼓捣出来的。
    没原来的那个大,比起徐庆在五分厂命人做的那个,还小一些。
    外观也变得好看多了。
    经过一次次改进,自然是越来越好。
    虽说徐庆不是搞设计的,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肯定是怎么好看怎么来。
    贾张氏带着棒梗,捧着盛在大搪瓷盆里泡发的黄豆,第一家要用铁碾子,用完之后,还不忘用清水把里面剩余的冲洗出来。
    说的好听,是用完给徐庆把铁碾子洗干净。
    可大院众人,谁不清楚,贾张氏是生怕铁碾子里还有残留剩余。
    院里的大家伙儿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啥也不说,闷声不响的纷纷效仿。
    用完之后就用清水洗干净。
    明明是徐庆的铁碾子,却往往最后才能轮到徐庆家磨黄豆,做豆腐。
    <divclass="contentadv">徐庆从不在这种小事情上计较,没必要。
    反正豆腐能做好就成。
    前后顺序,无所谓!
    年根跟前,何必搞得不愉快。
    何况院里众人,也不是完全没人情味的。
    快一点多钟时,徐庆家的豆腐还没做好。
    傻柱从一大妈屋里过来,与端着一碗豆腐的易中海,帮着徐庆把煮在锅里的豆浆舀出,做成豆腐。
    倒不是徐庆兄弟三个不会,而是现在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
    去年跟今年光买黄豆,就买的比往年多了一倍。
    易中海帮衬着将豆腐做得,就拿着空碗回了中院。
    而傻柱,留在徐庆家的厨房,做起了他一年才亮一次的绝活——小葱拌豆腐。
    去年的腊月二十九,刚跟丰铭结婚的唐秀娟,第一次吃,觉得很是美味。
    当然了,傻柱就趁着是刚做出的鲜豆腐,才显露一手。
    一年一次,一人一碗,多了不做。
    很是会吊人胃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