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曹髦是亲率卫士、奴仆数百人,擂鼓而行欲攻杀司马昭,途中曹髦先是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随后,司马昭心腹——中护军贾充率军队与曹髦在南面宫阙下交战厮杀,曹髦身先士卒,亲自用剑拼杀,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见此事不好办,便问贾充该如何是好,贾充就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不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事已至此,就没什么可问的呢!”成济闻言,立即便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并把他弑杀于车下,于是,这位才同陈思,武类太祖的魏帝曹髦最终死于非命,曹髦死后,司马昭找来尚书左仆射陈泰询问此事该如何了结,陈泰说“当年那位毒士贾诩就是乱国贼子,后来因扶持魏文帝曹丕继位才得到重用,贾氏一门最是毒辣,晋王若不杀贾充,必遭贾氏祸害!”
司马昭闻言,却不肯杀了心腹贾充,不久,司马昭就以“教唆圣上”、“离间重臣”等借口杀死了曹髦的心腹王经(王经死后,王家又因此分为了两派),随后,司马昭又因群情激愤,诛杀了成济三族,成济兄弟不服,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忘恩负义,最终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古人言杀降不祥,弑君更是大不详!当年,义帝楚怀王——熊心被项羽安排迁徙至郴县,而沿途却被九江王英布弑杀,最终导致项羽众叛亲离,被刘邦打败,而九江王英布也没有落下什么好下场,今日成济因贾充之言弑杀魏帝曹髦,自然必受其害!不过,司马昭却不是被曹家锁魂而死,而是被司马炎所毒死,司马昭所说的曹氏索命也是中毒长生的幻觉所致,原来,司马师早死无嗣,司马昭便把自己的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司马昭在世时常说要把王位还给司马师,就如当年曹操欲立曹植一般,后来山涛、贾充、何曾、裴秀等人,皆劝说不可废长立幼,司马昭这才立了司马炎为晋王太子,不过司马炎做了太子后,仍常受司马昭责骂,司马昭还扬言要废了司马炎,立司马攸为太子。
于是,司马炎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毒死了亲父司马昭!而司马家如此之势,也自是由弑君引起的灾祸。不过如今司马昭已死,为了稳固局势,水镜也不好再说什么,况且司马炎此子双手过膝,有刘备之势,并且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汉为土德,魏为木德,所以才能取代汉,司马家要想取代曹魏,那就必须是火命,这司马炎的炎便是火,所以,司马家想要顺利篡位,为了消除弑君带来的隐患,晋王司马昭便不得不死,而司马炎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的晋王,水镜虽知其中蹊跷,也不得不装作没看见,这也就为后来司马家大乱埋下了祸根!司马昭死后三个月,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封其为陈留王,随后便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并改咸熙二年为泰始元年,来年,司马炎立其妃杨艳为皇后,到了泰始三年,立年仅九岁的次子司马衷为皇太子,等到了咸宁元年,司马炎又追尊司马懿为宣帝,庙号高祖;司马师为景帝,庙号世宗;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不过就在这一年,天下竟莫名发生了大瘟疫,而晋之都城洛阳人口也是死亡大半!司马炎继位后,为了尽快恢复国力,实现天下大一统,泰始四年,他颁布诏书中道“为永葆我大晋的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的核心。”同年,其又向各郡国颁下五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无为而治是汉初便实行过的,曾经已经验证过,可以有效恢复国力和稳定局势的秒策,不久,晋国的人口钱粮是大量的增加,对吴国更是形成了碾压之势,于是,司马炎便动了灭吴之心。
黄武元年初,陆逊在夷陵之战大破刘备后,魏帝曹丕也于同年九月发兵伐吴,吴主孙权派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水军拒曹休,吕范此人从孙家创业时,便跟随孙策了,而孙家也把吕范当作一家人,后来吕范又同孙策一同攻破庐江,并作为孙策的左膀右臂,助其平定江东,孙策死后,吕范便又辅佐于孙权,吕范先败后胜,曹魏无功而返,之后几年,曹魏又数次攻吴,皆是收效甚微;到了黄武七年,鄱阳太守周鲂以降魏为理由,诳诱魏扬州牧曹休,曹休中计,率步骑兵十万人,向着皖城进发以接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