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八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并改年号为“黄龙”,孙权当年听闻刘叔说西方有凯撒大帝,于是他亦自称东吴大帝
,之后没多久,东吴在楚国金陵邑的基础上,将那座古秣陵城修建改造一新后,孙权便迁都于秣陵,便改其名为建业,希望真如当年刘叔所说,占据金陵天子气,以建功立业,而东吴之地也开始流传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许多民谣,加上东吴在夷陵之战后不久又与季汉达成了联盟,于是东吴的业算是建成了,之后,孙权依刘叔之言开始大力发展水军,刘叔临走前,还留下了大量西方的海船图纸,而东吴的战船技术经过改良后,更是越来越精良,之后的战争中,曹魏在长江中几乎是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而孙权也乘机开始大力发展海船,之后的日子里,东吴的海船北抵辽东,南至南海诸岛,可以说是打败天下无敌手,直到曹魏灭蜀,晋朝建立后,晋国得到了益州大量的水军人才,王濬在益州练兵近十年,方能与吴国一较高下。
由于孙权学习了五禽戏之后,其身体是越来越好,到了赤乌四年,他的长子孙登竟先他一步去世了,孙权共有七子,其次子也死的早,于是,孙权的第三子孙和很快便被立为太子,可是没过多久,年近60的孙权竟又封了四子孙霸为鲁王,孙权非常宠爱孙霸,还允许鲁王的服饰仪仗全部按照太子的标准来,东吴官员因此是纷纷上书说不可废长立幼,孙权听闻后,便让太子与鲁王全部出宫,并允许他们开府建衙,选拔自己的官僚队伍,当时,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步骘、吕岱、全琮、吕范之子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孙权也怕重蹈袁尚和袁谭之覆辙,便最终废了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而那位曾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刘备的东吴名臣——陆逊,也因卷入这一事件而遭到孙权的斥责,最终忧愤逝世,于是,东吴四大姓——顾、陆、朱、张,也因此损失了大量子弟,如同当年失了周瑜、太史慈一般,孙权消灭了这些隐患后,也是心满意足,随即,他就立了第七子孙亮为太子。
太元二年四月,孙权在建业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顺利即位,并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人辅政,曹魏大将军司马师乘机发难,曹军兵分三路,与吴国爆发了东兴之战。魏东路军这边,以司马昭为都督,率领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以及征东将军胡遵等领兵7万,直逼东兴;吴国这边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东兴之战,魏军大败,死者数万人,东路军都督司马昭也因此被削去了爵位。东兴之战后,托孤首辅诸葛恪因大败曹魏,被吴主孙亮进封为阳都侯,并加封其为丞相,兼荆州、扬州牧,总督中外诸军事,诸葛恪此后便变的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建兴二年三月,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征发二十万人伐魏,结果此去吴国是损兵折将,毫无建树,待到诸葛恪被诏回建业后,依旧是我行我素,傲慢无礼,宗室孙峻等人不久便设计杀了诸葛恪,之后,吴国大权便落入孙峻手中,三年后,孙峻病死,其又将权力交给从弟孙綝,待到了太平三年,权臣孙綝竟废黜了吴主孙亮,并立了孙权的第六子孙休为帝。
不久,权臣孙綝便被吴主孙休联合张布、丁奉等人杀死,孙休在位期间,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吴国国力也因此恢复了不少,可惜就在季汉灭亡后的第二年,孙休也于太平三年病逝了,孙休病逝后,吴左典军万彧便向当时握有实权的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了前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即位,此时正值交趾叛吴降魏,国内人心惶惶,为了安抚人心,吴国众官员也觉前太子孙和的儿子比较合适,孙皓继位后,施行了不少的善政,但不久后,孙皓的性格便发生了大变,原来自司马炎篡魏建晋后,为了一统天下的梦想,司马炎便苦求破吴之策,此时吴国尚有陆抗、陆凯等重臣苦撑,有人就提议给吴国送些五石散,原来当年张仲景为了治疗瘟疫,发明了寒食散这个药方,而寒食散主要是由五种石头做为主药,而后来就有人发现随着这五位主药的剂量增加或减少,竟可使人神明开朗,体力增强,于是,便有人将此方改名为“五石散”,专门卖于那些达官贵人,而最早食用此方的名士便是何进的孙子——何晏,何晏耽声好色,他食用了此方之后,发现此方有“壮阳”之用,于是此药名便渐渐传来了。
吴主孙皓得了此药后,一开始确实是神清气爽,体能增强,但时间长了,人的性格便如那五石药性变的燥热绘烈,孙皓吃了五石散后,便有些迷失自我,此时的东吴已完全处在晋国的包围里,然孙皓还主动去攻打晋国,此消彼长下,吴国国力是越来越差,由于孙皓性格大变,东吴丞相步骘次子,西亭侯、昭武将军步阐受孙皓征召,前往都城建业,步阐家三代人守卫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