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崩了。
惊天霹雳惊起。
魔礼海的回来,让整个军营炸出了无形的波纹,闻太师在单独召见魔礼海之后,直接喷出一口老血,惊得昏阙了过去。
两朝元老的闻太师,自文丁先帝驾崩前委以辅政监国的重任,陪着当下的商王,帝乙子羡度过了二十六个年头。
子羡和他父亲一样,是一个爱民勤政的好君王,甚至更优秀,只是没有生到一个好时候。
自文丁起,东夷、狄方便日益强大,一心想维持殷商盛世的两任商王励精图治,才勉强维持目前的繁花似锦。
内忧外患仍然存在,这十年来,帝乙无数次的和闻仲、商容探讨,还在规划着大商重新焕发成汤、盘庚盛世的未来施政举措。
如今政令才初见其效,大王却中道崩殂。
作为两朝太师的闻仲,见证过文丁囚杀西伯侯季历,也亲历过帝乙迁都于沫,也就是朝歌。
仁厚、宽容是帝乙的标签,绝非像是某电影中昏聩不明,羸弱不堪的老头子,政治上,他做到了为大商续命百年的仁政。
那后续故事怎么办?真就让自己独抗整个妖魔异兽的大军?
什么殷商、西周的,只要不去凑热闹,向一些小说主角一样,上赶着往剧情里跳,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成长。
侯爷啊侯爷,你到底是无计可施了,还是在高估我的能力?这才刚刚开始学会掌控一千甲士的行军布阵,就得去打“长平之战”?闹不好,纸上谈兵的成语,后人得放在他孟尝头上。
孟尝默然不语,静静的站在一旁,和人数众多的朝歌将领比起来,显得有些势孤,对着欲言又止,面容担忧的邓婵玉摇了摇头后,便低下头静静的站着。
孟尝有些眩晕,这天要塌了。
自陆嘉告知商王驾崩以来,一直以来那种焦虑烦躁彻底从脑海里消失,他胸有成竹。
后军变前军,清扫积雪路障,回师朝歌。
惊愕在原地的孟尝不知所措,闻仲也没有等他回话的意思,道道军令发出。
“朝歌大军要退,我等不能退,身后便是家园与亲朋,我等退了,他们怎么办?”
还能往哪儿撤?他已经退的够多了。
真正为此事发愁的,同样也有孟尝。
“崇城勇士,可敢与我一同赴死?”
“自出征以来,解燕城之围,打败丰壤之敌,光复泰城,及岱宗、太行两座天险。”
别闹,他这点人,连袁福通都打不过。
就这点人数,名甲只有他和赵丙,拿什么守?以死殉城倒也罢了,他背后就是数百北疆诸侯国,一群被打断了骨头,又给天时吞噬了秋粮,饿殍遍野,饥荒四起的北疆。
自己能怎么办?逃?
那自己的父母家人怎么办?北疆的平民百姓又该怎么办?
孟尝铁青着脸,无视邓禅玉急切的眼神,立刻起身,也顾不得身份,无视太师和诸位朝歌将军,直接走出营帐,往自家军营走去。
传令兵的声音从营外传来,孟尝吐出一口浊气,吩咐赵丙等人稳住自家兄弟军心,郑重的将虎符藏进内袍,起身往外走去。
“但是孟将军和崇侯也不用担心,我会留下魔家四将助尔等驻守燕城防线,待朝内局势稳定之后,我自当禀告新王,再援北疆。”
主要还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异兽,凡人处理不了。
孟尝有些鄙夷,你们就接着演吧,太师是不可能回去的。
你杀我族人,我就屠尽你北海,你杀我父母,我便屠尽北海袁氏族人。
答案已揭晓,孟尝也“摆烂”了。
但双拳难敌四手,他说的这十位,每一只都不是好相与的对手,更别提其中还有几位能够与他母亲平起平坐的存在。
北疆苦寒,离中央太远,百姓们看不见高坐王廷的商王,只能盯着脚底下的故乡。
面对这样强行摆烂的崇城,闻仲还真有些无计可施,他也能理解崇侯虎的感受。
能维持战局不会波及到燕城以外,就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
往常练习刀枪剑戟,更多的是保持状态,但是现如今再去练习,就犹如作者写书灵感大爆发一样,各种技巧与技法领悟而出。
“若是大军回撤,崇侯命末将退守燕城固守待援,若是大军进击,末将亦当身先士卒,为大商赴死。”
“诺!”
大军拔营,前军变后军,警惕偷袭,守护军团身后。
“我告诉你,就算我们侥幸击败了朱厌,后面还有十凶,饕餮、穷奇、混沌、帝江、天狗、九尾狐、鲲鹏、烛龙、梼杌、犼。来,魔礼青大人,告诉我,你们四兄弟能打得过谁?”
人家也表明了态度,说自己是大商的忠臣,是臣子。
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有的是朝歌人,绝大部分都是大商子民。
看着进入营帐的孟尝,孔宣冷冷的看了一眼,根本不避讳直面其害的北疆客将。
这个封神不正常,闻太师居然不打北海了,他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