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逆转国运,从女皇登基开始 > 第77章 铜钱

第77章 铜钱

    “自古铸钱时轻时重,未有数十年而不改者。向日银一两易钱千,今仅得九百,其故在毁钱鬻铜。顺治十年……”
    (作者注:引文出自清史稿·陈廷敬列传)
    康熙聚精会神地看着吏部右侍郎陈廷敬的奏疏,时不时以朱砂圈起重要的地方,方便之后再细细研读。
    商人,真是有他烦躁,没他又不行。
    什么都能做成生意。
    最近铜价上涨,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七斤多铜,可是用一两银子能换出来的铜钱融化掉,可以得到八斤十二两铜,就有奸小盯上这笔买卖,到处拿银子换钱,弄得老百姓都换不到铜钱日常生活。
    陈廷敬,果然周到,一上来就拿出办法。
    降低铜钱的重量、停收铜税,安定铜价,让这项买卖无利可图。
    让他兼管户部钱法是对的。
    康熙认真把奏疏看完,顺手递给身边的太子。
    “你看看这折子,说说看法。”
    太子恭敬地双手接过,仔细一看,心惊胆战。
    这要是按他说的做了,外公索额图囤的铜钱可怎么办?
    才刚见着点利润啊!
    “汗阿玛,这样是不是太麻烦了?直接下令,惩治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如何?”
    康熙并没有过多责怪儿子的稚嫩。
    “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有从源头上,让这门生意赔本,才能斩草除根。”
    “可停收铜税,朝廷的财政不会被影响吗?”
    “不,所有税收都是从百姓身上来的。没有铜钱流通,百姓愈发贫苦,税款只会越收越少、越来越收不上来。今年南巡,你多留意南方富庶之地,就懂得了。”
    “是,儿子谨记汗阿玛教诲。”
    “嗯。今天你也该乏了,下去歇着吧。出去的时候,顺便去请陈廷敬进来。要恭敬些,老大人还是先帝那会儿的进士,给朕讲过学问。陈家世代书香,你日后即位,也要用他们家的人。去吧。”
    太子虽然老实答应下来,心里却犯嘀咕。
    外公好不容易找到生钱的法子,让他一道奏折给毁去,还得对他恭敬?
    他走出乾清宫的书房,没有自己去请,只躲在阴凉处坐着,让手底下一个小太监去请人。
    没过一盏茶功夫,他便看见陈廷敬半躬着身子,低头跟在小太监后面来见驾。
    “这老砍头,来得倒是快。”
    太子一杯水镇菠萝没吃完,只好赏给身边伺候的亲随。
    “陈大人辛苦。”
    “叩见太子殿下。”
    陈廷敬今年才四十四岁,按常理说年纪还不算大。但是他做官时间太久,二十岁中进士,然后一直在翰林院做学问、管会试,办事又老成持重,总给人一种是个老学究的错觉。
    “起来吧。汗阿玛看了您那篇抑制铜价的奏疏,很是高兴。”
    “臣职责所在。”
    太子又应付两句闲话,随便指个由头回宫歇息去了。
    陈廷敬自己肃然进了书房,去见康熙。
    “臣,陈廷敬,叩见皇上。”
    “免礼平身。来人,赐座。”
    君臣二人果然还是先商量了铜价的事情,然后话题又慢慢转到索额图身上。
    “朕叫你,暗地里彻查,哪些官员与其勾结,进展如何呀?”
    “回皇上,臣已经作成密折一份。”
    说罢,将贴肉放着的一份名单献上。
    康熙拿在手里,还不急着看,又问兵部的事情。
    “前日,朕任免众多将领,还训斥了督捕侍郎达哈塔,他们什么反应?”
    “回皇上,达哈塔本人倒没有怨言,您知道,他是个闷葫芦,只会老实办差。可他手底下的人,不大恭敬。”
    这些都在康熙的预料之内,他没有继续深说,而是打开了名单。
    “索额图果然在朝中根基深厚,朕把他的职位全免了,竟还有这么多人依附。接着看吧。”
    “是。”
    康熙谈完正事,叫人送上茶水,又和陈廷敬拉家常。
    “你们陈家,男子人人读书,女子,也读书吗?”
    陈廷敬赶紧放下盖碗,谨慎奏对。
    “回皇上,臣家中女眷,也都略识几个字。主要还是,方便她们看得懂,《女训》、《女论语》等书,再有,也能写写礼单,能对账本。再深的,就不会了。“
    “不对吧,朕怎么听说,你家有位厉害的女先生啊?”
    陈廷敬心中咯噔一声,大叫不妙。
    谁这么损阴德!
    “这,一时间,臣还真想不起……”
    “那朕帮你想想,据说是,你的侄女。”
    “哦,是,臣糊涂了,臣的侄女,对。”
    这下他也不敢接着隐瞒,直接竹筒倒豆子全说了。
    “皇上恕罪。臣的侄女,老母亲爱若珍宝。她打小喜欢读书,八股制艺,不用人点拨就极好。若是生为男子,恐怕也能得个进士出身。到了婚嫁的年龄,臣的母亲舍不得,就往后拖延了几年。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