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是不要脸的自夸呀。
“你呀,好好当好未来皇帝就不错了,还圣人,说伱胖还喘上了?”刘秀笑着,拍打了一下他的肩膀。
而后,他神情异常严肃,“皇儿,那些豪强真敢如此吗?毕竟造反是要丢掉性命的,朕只是让他们上报一下有多少人口和田地,他们就不要命的造反?”
刘瀚笑了,“父皇心里是有结果的,只是不相信罢了,看看就知道了。”
此时的他忽然想到后世的一句话:“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这资本和豪强都是一样的,每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血。
在刘秀的强烈要求下,轰轰烈烈的度田开始了。
但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这让刘秀进一步感受到豪族的力量。
刘秀在山东封了自己的一个侄子为北海国的国王,虽然刘秀给予了这个封国权力,但实际上中央政府仍然掌握了人事权。
<divss="contentadv">因此,刘秀派遣了一个可靠的助手董宣前往山东处理事务,就是那个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董宣。
当年,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因为躲进公主府,官吏无法逮捕。
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又叫这个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见到公主的乘车走过来,就勒住马纽叫车停下来,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大声责备公主的过错,喝令仆人下车,当场杀死。
随即公主去告状,但董宣誓死都维护法纪,他甚至用头撞柱子,流血满面。
刘秀命令小太监拉住董宣,叫他给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就是不肯;硬使他叩头,董宣用两只手支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
刘秀很欣赏,还赏赐了他,大力提拔董宣,他派董宣去,未尝没有打前阵的效果。
然而,董宣到达山东后很快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在山东,许多地方都有豪强家族,他们拥有巨大的势力。
他们占有大量土地,家族成员众多,还养了很多奴仆。在他们的领地内,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王国。
因此,董宣上任后不得不与这些地方豪强达成妥协。他必须召集各大家族的领导人,让他们在当地政府任职,只有这样,地方政府的政令才能真正得到执行。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给董宣带来了一个难题。据说当时公孙家的主人盖了一栋新房子。
然而,风水先生算命之后却说风水不好,说必须用尸体冲一冲晦气。
好家伙,这怎么办?难道去挖人坟墓?
公孙家自然没有干这么丢脸的事情,他们很简单,直接杀了几个人,把尸体扔进新房子。
关于公孙家当时杀的人的身份存在争议,有人说公孙家杀的是路人,也有人说是家中的奴仆。
但不管杀的是谁,即使是皇帝,也一般不轻易杀人,杀人也要理由的,公孙家此时已经触犯了杀人罪,因为刘秀之前明确下令禁止私自杀害奴仆。
于是,董宣按照东汉法律直接逮捕了公孙家的主人公孙博裕。
接下来发生了一幕奇特的事情,得知家主被抓后,公孙家纠集了三十多人持武器闹事,公然在董宣的办公衙门外喊冤。
“冤枉呀,冤枉。”
30多人,在办公府衙门口,拿着武器,喊冤枉,那气势,那场面,一般人早就吓趴下了。
“大人,怎么办?”衙门的人都傻了,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呀。
董宣直接开口说道:“怕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歪?公孙博裕杀人,触犯的是大汉法令,他们公认在府衙门口带着兵器聚众闹事,形同谋反,来人,都抓起来,处死。”
“大人,那可公孙家。”有官员担忧的说着。
“皇家也一样,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于是,董宣下令严格执行法律,将三十多个公孙家的人全部处死。公孙家在山东一带虽然不是最顶级的豪门,但在所在的郡县内部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果公孙家决定造反,凭借他们的族人和奴仆,凑个几千人应该不成问题。这个规模与当年刘秀在南阳起兵时相当。
因此,当地的官员迅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董宣激化了矛盾,滥杀无辜;另一派认为董宣依法行事,杀死那三十多个人完全合法。
由于董宣在山东已经是郡国国相级别的官员,相当于副太守的水平,因此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