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304章 江东与辽东

第304章 江东与辽东

报道,岂不能免去了后来的火烧洛阳、百姓生灵涂炭之苦。
    可历史上并没有刘备救董卓这回事,罗贯中老先生杜撰这一桥段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三国演义》首回提到董卓被张角击败,正危急间,刘关张三兄弟率军赶到,救下董卓。
    原文如下:
    且看,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
    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赴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
    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
    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
    玄德与关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
    飞曰:“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
    <divss="contentadv">玄德曰:“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
    飞曰:“若如此,稍解吾恨。”
    好家伙,人家刘关张三人费尽心机救了董卓,结果董卓还羞辱他们,简直了。
    其实那时候张角病重,或者已经死了,也不是他击败的董卓,而是张宝。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写到:“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当时董卓在下曲阳与张宝交战;而刘备当时是校尉邹靖的手下,刘备跟着他一起讨伐的黄巾军。
    既然刘备当时是邹靖的下属,那么肯定是跟着邹靖行军作战的。
    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邹靖当时都是身处幽州,而董卓所在的下曲阳却是在冀州巨鹿郡。
    可见刘备与董卓作战区域距离很远,没可能救。
    另外,董卓的部队是朝廷的精锐,刘备率领的缺是少量的乌合之众,是他招募的乡勇,他们也根本没有能力救董卓。
    因此,刘备救董卓只是罗贯中先生的的杜撰而已。
    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曹操和孙坚都很有功绩,如果刘备就是打酱油的,那感觉这小说没有看头,差点意思。
    曹操在在剿灭黄巾的战斗中,以援军的姿态登场,率军救援皇莆嵩。
    之后和皇甫嵩、朱儁三面夹击黄巾军,斩杀数万人。
    因此,曹操因功被任命为济南国相,相当于后世的厅局级干部。
    孙坚素有江东猛虎之称,在剿灭黄巾军的过程中功勋卓著。
    他在攻打宛城时,黄巾军固守不出。孙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第一个登城先入,而后大破黄巾军。
    战后孙坚被封为别部司马,具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军分区司令员,正师级干部。
    至于刘备立了什么功劳,在史书上根本没有记载。
    战后刘备当上了安喜县尉,也就是后世的安喜县的公安局长,正科级干部。和上面两位大佬相比这功绩差得可是有点大了。
    所以得安排一个情节,突出他的功绩,救董卓,但又写董卓瞧不起他,这就突出矛盾和人物的先性格鲜明了,《三国演义》不愧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
    下曲阳,城内,
    张宁、张宝、张梁坐在一堆,旁边还有几个黄巾的重要头目,周仓、彭脱、韩忠、孙夏、卜巳等。
    有的,原本历史上在其他地方,但收到消息,就赶过来了。
    张宝脸色有些兴奋,好久没有打胜仗了,“好侄女,当真要放弃冀州?此番我们大败董卓,冀州能拦住我们的没有多少了。”
    彭脱开口说道:“是呀,圣女,地公将军说得对,董卓已经败了,冀州能拦住我们的不多了,应该乘胜追击,拿下整个冀州才是。”
    自从张宁说能见到张角魂魄,得到他的指示,她便被大家尊为太平道圣女了。
    当然,还是有些人内心是不相信的,但张宁预料好多次,又策划这一次夜袭,大败董卓,大家多少有些相信了。
    “董卓虽然算是大败,元气也伤到了,但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他带的多是骑兵,还都是精锐,我们在平原和他硬碰硬,胜算不一定大。
    而且皇甫嵩、朱儁一旦抽出手来,便会围攻我们,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抵抗?”
    她这么一说,大家都犹豫了。
    “这到也是!”
    “可是我们撤退到哪里去?”
    张宁都没有怎么思考,说出了一个地方,“江东!”
    江东,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至东北流向,隋、唐以前,为南北往来主要渡口所在。
    习惯上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江东之称始于汉初。
    《史记·项羽本纪》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