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307章 媲美张角的人(迷雾中的五斗米教)

第307章 媲美张角的人(迷雾中的五斗米教)

内知道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而历史到底是如何的?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卫云亮先生认为张道陵才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只是张修将它发扬光大。
    比如《后汉书灵帝纪》说了张修才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
    但同样是《后汉书刘焉传》又说张陵在汉顺帝时学道蜀中鹤鸣山,创五斗米道。
    同一部史书,在不同的地方,关于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出现了不同的记载,说明即使是史对这件事本身也是有争议的。
    但据饶宗顺先生考证,张道陵有不少的著作,如《老子想尔注》、《道书》、《天宫章本》、《黄书》等等。
    另外呢,还有号称是太上老君亲授的《三天正法》、《正一科学术要道》、法《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等等道经。
    也就是说,张陵为五斗米道提供的整个理论体系支持,而张修并没有这方面的功绩。
    其次呢,《典略》中所记的做三官手书,把老子五千言奉为教内经典等等,同样有资料记载说这是张陵干的事儿。
    据《七笈七签》等资料,在张陵创五斗米道以后,设立了24治,也就是24个教区,对应24节气,以鹤鸣山为中心,成立了五斗米道的基层组织。
    也就是说,张陵也有资料证明,他从理论体系、组织和教育教规做出了贡献。
    同时啊,《后汉书》载张角创太平道以后呢,让他的教众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治疗疾病,唐代僧人释汉琳称之为‘行张陵术’。
    他的意思是张角这个做法是继承张陵的,再加上张陵的年代略早于张修,所以呢,张陵更有可能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
    问题又来了,如果张陵才是创始人,为什么史料里面张陵的资料那么少,而张修的记载更详细呢?
    卫云亮先生推测啊,张陵创五斗米道应该确有其事,但是呢,影响力并不大,并没有引起官方的注意,所以史书记载不详。
    真正把五斗米道影响扩大的是张修,因为张修利用五斗米道起义造反,逐鹿天下,震惊官府,于是当时朝廷啊,就将五斗米道跟张修直接挂起钩来。
    相比之下,张陵在教外的影响力要弱很多,那么,张修跟张陵是什么关系呢?
    张修是巴郡人,也就是重庆人,张陵是江苏沛国丰县人,二者籍贯相隔千里,应该没什么亲缘关系。
    而五斗米道的天师是世袭制,所以呢,张修不是天师,应该他只是张陵的信徒,只不过呢,是属于那种功高震主的信徒。
    而且啊,张陵去世以后啊,他的儿子张衡才两年也就跟着去世了,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也没什么作为,当时他儿子张鲁还没有成年。
    一时间,五斗米道陷入了权力真空,张修就趁此空档,趁势而起,扩大自己在教内的影响力,实际掌控的五斗米道……
    这样一来就合情合理了。
    而张鲁啊,孤儿寡母又面对张修这样一个道内的权臣,感觉自身难保,为了生存啊,张鲁的母亲迫不得已以色相取悦于益州牧刘焉,借刘焉势力保全天师之家。
    她也算是忍辱负重,直至张鲁羽翼丰满,才杀了张修,夺回教权……
    当然,一切都是推测,到底如何,估计只有身处这个时代的人,比如舒雨竹、比如刘焉、这些人才清楚了。
    历史的厚重和魅力便在于此,轻轻的翻过一页,短短的一句话,便是一个人,甚至无数人的一生啊!
    他们也像我们,一分一秒,一天一年的活过,也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无奈和挣扎。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万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