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

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

好,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最后一算账还要倒欠朝廷一大笔。”
    “我前半辈子经历了北元乱世,那世道才是人吃人。”
    这会儿民间依然是一日两餐,早上起来干半天活儿吃第一顿饭。
    老朱顿时乐了,朝马娘娘使了个得意的眼神,然后蹲下身笑呵呵的道:
    总之就是,洪武十六年十七年之后,百姓的日子就变好了。
    一亩地一年能收获三百斤不到,三四十亩地也就是一万斤左右。
    老汉说道:“所以啊……太上皇也是没办法,一开始我们确实觉得太上皇不公平。”
    这些粮食单纯用来吃,一家子撑死也吃不完。
    “后来了解了真实情况就不恨了。”
    什么邻居,什么亲戚朋友,有地重要吗?
    他们不走,我啥时候才能分到地?
    “嘿,要说太上皇恨贪官污吏老汉不反驳,要说爱民如子……”
    老汉一脸的不堪回首。
    “织布机就是陈伴读改良的,用了新梭子,织布比以前快了十倍。”
    只是还不等他反驳,就听路边一放羊的老汉说道:
    “我家男丁少,倒是没盖那么多房子,不过我两个闺女嫁人的时候,家里穷没给嫁妆。”
    家家户户分了地,养起了猪羊鸡等家禽家畜。
    或者说,这就是以前老百姓的日常吃食,只是多加了一点米。
    说笑间,几个老汉动手打开了第二个罐子。
    马娘娘颔首道:“确实如此,宋末北方还有几千万人口,到洪武十年统计人口,只有不足千万了。”
    “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能混一口吃的。”
    “我给每个闺女补了三千斤稻谷做嫁妆,现在夫家都拿她们当宝。”
    “那可是一千多斤上好的稻谷啊……以前哪敢想这样的好日子。”
    “可不是咋地,很多人的亲戚朋友都被迁走了。”
    “几位老哥,刚才咱不是说日子有所好转吗?为何还要吃这些东西?”
    昆山属于南方,水稻一年两熟。
    为了防治血吸虫,要喝热水。分了田百姓才有柴火烧,才能喝得起热水。
    老朱一拍胸脯,说道:“老哥放心,咱这张嘴那就是铁打的,保准不外传。”
    百姓的房子,日子稍微好一点的用土坯,最多地基用三五层青砖,防止水浸泡。
    因为吃完饭就睡觉,早上起来又饿了。
    “是啊,换成别的老爷,看到我们的碗眉头都快拧成疙瘩了。”
    老汉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说道:“老弟刚才的眼神太吓人了……”
    那老汉顿时就乐了:“嘿……说起这事儿才好笑。”
    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也乐呵呵的道:
    对太上皇和皇上,更是感恩戴德,期望他们都能长命百岁。
    “为了彻底将北元击败,太上皇只能征收重税养活军队。”
    老朱点点头,说道:“北方人,过来做点小生意。”
    马娘娘戏谑的表情,更是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
    “那日子……惨呐。”
    马娘娘见他脸色有所好转也放下心来,继续问道:
    在这件事情里,他的功劳并不比陈景恪小。
    当然了,朱元璋的强势,才是这些政策落实的主要因素。
    “盖完这些房子,现在家里还余下一千多斤稻谷。”
    马娘娘似乎猜到了什么,露出一幅看好戏的表情。
    “哈哈,谢谢几位老哥,那咱就不客气了。”
    但老百姓不知道这些啊,将功劳归在了他身上,对他感恩戴德。
    “看到这两只羊了吗?就是去年才买的,家里还喂了好几只鸡。”
    老朱大笑道:“哈哈,老哥这是把咱当那些享清福的大老爷了,咱也是泥腿子出身呢。”
    这就导致百姓普遍营养不良,大街上十个人有九个是麻秸秆。
    妥妥的属于白捡的便宜。
    “那真是几千年没有过的善政。”
    “我还咬牙掺了一把米……哎,浪费,太浪费了。”
    游戏世界,造出一个农民丢在田地里,时间到就能产出粮食。
    “不把北元打跑,我们还要过牛马不如的日子。”
    此言大善啊。
    接过碗大口喝了起来,没有一点嫌弃的样子。
    最初那个老汉笑道:“老汉就是贱命一条,吃不了好的,这些东西已经足够了。”
    现在有钱了就要从零开始置办,处处都要钱。
    马娘娘听的欣慰不已,老朱也终于恢复常态,重新加入进来。
    再加上分了地,顿时就成了新政的拥护者。
    另一个老汉紧接着附和一句道:“这也是分了田的好处,以前没有柴,谁家都不舍得喝热水。”
    “大明合该坐拥天下,太上皇、皇上还有太子,都是明君啊。”
    远处的几个老农见他们聊天,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日子差的直接用泥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