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

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

日子再差的就只能露天睡了。
    然后对老汉说道:“我家老头子当年也不容易,打小给人放牛,父母兄弟都饿没了,就剩他一个人熬了过来。”
    纷纷打开话匣子,述说着以前的苦,以及今日的甜。
    因为按照他的本心,巴不得多征税,从来没有考虑过减税的事儿。
    那老汉也是个碎嘴子,见老朱搭话顿时就打开了话匣子:
    老汉这才说道:“大明建立后,我们也就是从牛马不如,变成了牛马罢了。”
    “朝廷强制拆分宗族,将部分百姓迁到北方去,听说民间反对声音很大?”
    “老哥此话怎讲?”
    “哎,理解理解,都是苦过来的。”
    用五十层青砖打地基,足见他们家的日子确实不错。
    “就是那次迁徙人口,朝廷给我家分了八十亩水田。”
    所以,他依然觉得羞愧。
    “要不都说太子是天命圣君吗,还有陈伴读也是天命贤臣。”
    “而且把北元打败之后,太上皇就马上调整了政策,将我们的税减了下来。”
    怕两人不懂,一个老汉解释道:“这是开水……血吸虫会在水里产卵生长,我们这里现在都喝热水。”
    这玩意儿他太熟悉了,穷的吃不起饭的时候,这就是最好的口粮。
    “后来乱世一起,连饭都吃不上了,草根树皮都吃光了。”
    “我们老百姓只是见识少,又不是真的不知道好歹。”
    老朱脸一黑,这媳妇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为了纳税,多少人被逼的卖儿卖女。”
    “老人为了不拖累孩子,选择自我了断的也不在少数。”
    几个老人见老朱不信,纷纷说起家里的情况。
    不过有了钱,逢年过节还是能见到一些油腥的。
    除去种子粮,再交过田税,能落下六七千斤的样子。
    然而现实世界不是如此,想要活下来需要的因素更多。
    几人打开一个瓦罐,里面装的是水。
    ¤ttkдn¤¢ o
    别觉得多,古代采用轮耕制,且产量很低。
    “地全是大户人家的,就我们村和隔壁村,全是一个姓赵的大财主家的。”
    老汉也被他的表情给吓到了,一时间不敢说话。
    老朱大吃一惊,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总之,话里话外对目前的生活非常的满足。
    “大妹子这话可说不得,若没有太上皇和当今圣上,百姓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生了孩子养不活只能溺死,我们村东头乱坟岗里面有个大坑,就是专门用来扔死婴的。”
    这时马娘娘上前一步,拍了拍老朱的手,说道:
    “你看,一说起悲伤的事情又开始急了。”
    这六七千斤粮食,又显得如此的微薄。
    “女人出嫁没嫁妆,在夫家就直不起腰杆子做人。”
    老汉应该是嘴不把风,听到这话顿时乐了:
    花白头发老汉说道:“是啊,你看看这菜团子,可都是最肥的野菜,没有一点草根。”
    然后他忽然想到什么,说道:“老弟这经历,倒是和太上皇差不多啊。”
    马娘娘趁机转移话题道:“既然太上皇当政百姓日子不好过,老哥为何还说他的好话呢?”
    “我家这五年时间盖了三所房子,地基足足用了五十层砖。”
    老朱也知道自己的话没有说服力,也不在多言。
    有些人是再干半天吃第二顿饭,还有些人则是干完一天活,晚上回家之后才吃第二顿。
    另一个秃头老汉说道:“都被白米饭养刁了,以前草根树皮都吃不上,现在这么好的饭还嫌弃。”
    大家匀出一个碗倒满水递给老朱:“老弟别嫌脏,凑合着用一用吧。”
    ……
    老汉说道:“那就难怪喽……这么给你说吧,洪武十六年以前,我们这里的田税是别处的两倍。”
    最初的那个老汉说道:“我家以前没地,只能给人家当佃户。”
    老汉左右瞅了瞅,小声说道:“我和你说了,你可别乱传。”
    “我们南方的血吸虫病,哎呀当年把我们祸害惨了,多亏了太子才给治住。”
    “三代明君,未来的日子能有多好,不敢想,不敢想啊。”
    但换成钱去做别的事情,比如盖房子,就显得不够看了。
    江南底子比较厚尚且如此,其他较为贫穷底子薄弱的地方,情况只会更差。
    这也是为何陈景恪力主休养生息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