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24章 最大的变数

第24章 最大的变数

    俞大猷从杨轩的手中接过国使大印,仔细检查了一番,从材质上来看,这方大印不像是造假的。
    不过,他并不认识这印,还得上报给上司,请上司来判断。
    毕竟,俞大猷之前只是个基层军官,没有听说过杨轩出使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能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吗?”
    俞大猷抬头看着杨轩问道。
    “我是被大明国使收养的孤儿,在其死后,我继承了他的名字,和国使的身份,出使各国,同时将他的骨灰带回来。”杨轩编造道,理由他已经给出来了,信不信,由他们。
    杨轩当初出使,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带随从。
    距今已经过去四十余年了,而且自从前往美\/\/洲后就再也没有书信回去了,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他出使的事。
    现在,可能只有朝堂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吧!
    像俞大猷这种从基层军官做起来的,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原来如此。”俞大猷点了点头。
    “不过此事的真假,在下还需要上报查验,这段日子就请阁下与我军在一起了!”俞大猷接着又道。
    “没问题!”杨轩轻轻颔首。
    他回来后,就听说皇帝已经换了人,新皇帝做得怎么样,他打算留在基层,好好听听基层人员的看法。
    俞大猷的邀请,也符合他的心意。
    “好。”
    俞大猷点点头,将国使大印还给杨轩。
    随后看向麾下的将士们,催促道:“抓紧时间打扫战场,掩埋尸体!”
    待打扫完战场,俞大猷便带着麾下的将士入驻了昌国卫。
    军报已经提前发过去了。
    但杨轩的事,俞大猷在入驻昌国卫之后,便让人拿来纸笔,又写了一封信,将关于杨轩的事情详细写了上去,并且还在一张空白纸张上用国使大印盖了章,用以辨认。
    最后,俞大猷在信上盖上自己的印章,做好蜡封,便派人给上司王忬送去。
    做完这一切,俞大猷下令设宴款待杨轩。
    其麾下的将士们也很希望能将这么一位猛人拉拢过来。
    毕竟杨轩在战场上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到了。
    有他在的话,那么后面的战事,根本就不用动脑子,只需要跟在后面捡军功就好了。
    众将士热情的招待了杨轩,宴席结束,俞大猷邀请杨轩继续相谈。
    之前的聊天中,俞大猷只知道了杨轩和“上一任”国使的渊源以及其来历,更详细的内容,没有聊到。
    对于海外的事,杨轩说的很多,但关于自己和“上一任”国使之间的关系,杨轩还是之前的说法。
    他没有去编造更多的细节,俗话说说的越多错的越多,破绽也就越多,这个世上的聪明人很多,杨轩就说一些模糊的内容,细节让他们自己去脑补吧!
    在杨轩回来的途中,他也去过很多地方,都是以“上一任”国使继任者的身份,所以证人还是有很多的。
    如果要问“上一任”国使的骨灰在哪里,已经按照其遗愿,撒在大明的大海里了,你们自己去找吧?
    在俞大猷试探杨轩底细的时候,杨轩也在通过俞大猷的嘴打听大明这些年的变化。
    在此之前,他已经得知朱厚照在正德十六年就驾崩了,继任者是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现在已经继位三十一年了。
    朱厚照的英年早逝,确实是让杨轩意外。
    他离开之前,已经留下了大夫和保镖,加上朱厚照那个时候已经掌权了,不应该死的这么突然才是。
    杨轩打听朱厚照的死因的时候,只听到是落水后感染风寒而死的。
    那柱子呢?
    柱子难道没有救朱厚照吗?
    杨轩自然不会想到,柱子会背叛。
    在决定将柱子留给朱厚照之前,他就已经调查过柱子的背景了,干干净净,品行也不错。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果他当初再留下人监视柱子的话,那么监视柱子的人,也需要人来监视,这样一来,就成了无限套娃了。
    可以说,杨轩已经尽最大的可能去保护朱厚照了,但最终他还是死了。
    万事万物,皆有其定律,不可能一切都按照杨轩的意志去运转。
    若说杨轩是变数,这是对的,他的存在已经影响了很多,但最大的变数,不是杨轩,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
    是人就会有欲望。
    从古至今,人心人性一直都是这样的。
    是无法预测的。
    纵然杨轩已经做了很多事了,但他改变不了人心,所以兜兜转转,很多事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一切都是一个轮回。
    剖开所有事情的外在表现,就会发现,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很多事情只是换了一个表象发生,但最底层的逻辑是一样的。
    这是杨轩无法改变的。
    只是杨轩还没有参悟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