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183章 范纯仁?傀儡罢了!

第183章 范纯仁?傀儡罢了!

    第183章 范纯仁?傀儡罢了!
    光看年纪,吴王似要比赵祯大不少。
    毕竟赵祯还未到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的程度。
    但吴王已经像是一位农家老朽。
    不过,卫渊却能敏锐的感觉到,吴王近乎腐朽的躯壳下,隐藏着十足的精气神,远非已经不受寒的赵祯可比。
    稍后,吴王将卫渊带到了那座简陋院子里。
    院子旁,是一小片田地,里面种植着不少瓜果蔬菜。
    吴王亲自搬来两张椅子,笑道:
    “本王这里,极少来人,也没备什么好酒,这梅子酒是本王亲自所酿,卫帅若是不嫌弃,就尝一尝。”
    新军里有无皇帝安插的探子,也不清楚。
    如今,卫渊对于两浙所有的情报大都来源于皇城司,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他必须亲自去了才能知道。
    卫渊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听吴王说到这里,卫渊才算是心动。
    而是送往较为安全的海域即刻返程。
    那么按照市舶司规定,负责护航的军队,就可获得三万两左右的报酬,也就是百分之三。
    “既然都是为了百姓,本王也不兜圈子了。”
    但他是东南招讨安抚使,没有他的允准,不会有一艘船能出海。
    若是涉及到一些比较机密的商品,比如军器、铁器等,其税收可能就是十抽四五了。
    吴王道:“苏州果酒闻名天下,在这里的百姓,很少有不会酿梅子酒的。”
    “作为回报,我会在其他州府商人的出价上,多增一倍。”
    是因为,一旦参与海运的商贾越来越多,朝廷也逐渐插手干预,海运的钱财会越来越难挣。
    如遇战事,这个分成还要高上不少。
    他对自己出的价格很有信心。
    范纯仁?不过是傀儡罢了!
    东南,是卫渊说了算。
    但这些事,也就卫渊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近两年,朝廷广发盐钞,致使苏州财税损失大半。”
    “这事,得等我了到了两浙之后,再做定夺。”
    倭寇不是傻子,他们知道,什么人能够得罪,什么人不能。
    卫渊道:“您可不是什么平头百姓。”
    东南一行,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说不明白。
    “好在,如今海运已开,本王想为苏州的百姓,谋一条兴盛之路。”
    而卫渊并未前往苏州,人家苏州的名门与官吏们,就已经坐不住了,上赶着要巴结卫渊,这就是双方差距。
    卫渊道:“王爷说笑,兵是朝廷的兵,非我卫某私兵。”
    “酒也喝了,太湖风光也赏了,话也说了不少,王爷让我来,究竟想说什么?”
    如果卫渊以未荡除倭寇为由,不让某些商队出海,或是并不派兵保驾护航,则海运生意难做。
    “如今又要改制盐课,苏州百姓的日子很难过。”
    可见,吴王为了尽快去做海运的生意,是下了决心的。
    而且,一般来说,在倭寇风波并未彻底涤荡之前。
    “传令下去,咱们前往两浙不过州府,沿海而去,如有官吏、商贾等前来,一律不见。”
    “如果能有卫帅首肯,我苏州百姓对你,必然是感激涕零。”
    “我苏州盛产锦绣绫罗,卫帅手中有兵,你我合作,大有可为。”
    吴王道:“卫将军似是有些沉不住气。”
    但是,并不是说,这生意想做就能做。
    “本帅要巡视两浙海防事务。”
    简单来说,想要在海外开展自由贸易,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卫渊。
    他所酿造的梅子酒的确算是上品,酸甜可口,关键乃王爷亲自所酿,常人怕是难喝上一二。
    吴王笑了笑,“卫帅还真是有意思。”
    如果说,范纯仁前往东南,是处于无人问津与恭迎的情况。
    “您要为苏州百姓谋兴盛之路,我也要为东南沿海百姓平了倭寇。”
    一旦可以率先插手海运,所赚银钱能抵一地几年税收,这不是功绩是什么?
    届时吏部评审,少说也得官升一级。
    吴王点了点头,“卫帅言之有理。”
    如今这个时候,想见卫渊的人,都是与海运有关。
    总之,事事都要小心谨慎为上。
    毕竟,谁让卫渊的手里有兵呢?正如吴王所言,这就是权势!
    范纯仁需要亲自到了苏州,才能被该地刺史接见。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大周虽然没有水军,但是确有海防,即在沿海一带,设城堡、瞭望台、烽火台等。
    “吴王的意思是说,如果倭寇的问题较为棘手,您需要荡虏军为你苏州商船保驾护航?”
    杨怀仁摇头道:“一切正常,请卫帅放心。”
    这個也是由卫渊去决定的。
    卫渊虽然不是经略使,无权过问海运贸易一事。
    世族商贾来寻卫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