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184章 东南百官惶恐

第184章 东南百官惶恐

    第184章 东南百官惶恐
    四月下旬。
    卫渊抵达两浙明州。
    按照既定行军路线与时间,本该是在四月初旬左右就抵达此处。
    然而,自海州一行,耽搁的路程实在是太久了。
    此刻,明州海防营外几十里处。
    杨怀仁向卫渊说道:“原本我们定下的凯旋之期,是在六七月左右,朝廷准备的粮草,也只能供我大军到七月下旬。”
    “您看,是否要向朝廷在索要一些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刘庐身子发颤,一时竟是跪倒在地,“回卫帅,我我们拦了”
    拦了?
    “卫帅到明州境内时,我率明州大小官吏,眼巴巴在明州城外恭候卫帅,不料却接到刘庐被杀的消息.张大人,这让下官寝食难安啊!”
    但是,与卫渊此刻的地位相比,他的地位,略显尴尬,位居卫渊、范纯仁之后,相当于高官或是高官。
    顿了顿,连忙追向卫渊,站在他的身后,低头弯腰,显得极为卑微,笑问道:
    “卫帅不远千里而来,怎么不去城中落脚,反倒来了这边?”
    卫渊来得也太突然了。
    堡中可供十余人生活。
    “末将明州海防营指挥使刘庐,拜见忠勇伯!”
    站在卫渊身后的陈大牛冷声道:
    “卫帅要去往何处,还需给你打招呼?”
    “咱们都是为朝廷做事,只要身正,何惧那卫渊?”
    由苏州作为依托,无论如何新军都很难缺粮。
    刘庐惊慌失措,“是倭寇他们为了巴结我.给末将了两名女子末将知错,末将知错.”
    “.”
    刘庐哆嗦着嘴唇,浑身发颤,看向卫渊的眼神,瞬间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卫渊问道:“你们明州没有遇到过倭寇?”
    杭州乃是两浙路首府所在。
    “如果当官不是为了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地。”
    卫渊摇头道:“暂且不急,东南乃是朝廷粮仓,真到了那一步,先向地方上借些粮草。”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勾结倭寇,毕竟是士大夫,不与外邦贼寇勾结,是底线。
    卫渊绕开明州府,直接来到海防营,杀了此营指挥使一事,很快就传到了明州府衙里。
    “好一支虎狼之师,让人生畏!”
    “这两名倭女,从何而来?”
    对于海防的基础设施,卫渊还是颇为满意,
    “建造这些暗堡,都是谁的主意?”
    卫渊摆了摆手,直接掠过众人,前往瞭望台中。
    他们将剩下的酒水与女子都拉到瞭望台上。
    杨怀仁颔首道:“卫帅已经决定了?”
    话音刚落,看到身旁的陈大牛一眼,随后缓缓转过身去。
    下属应声道:“大军距离此地,已不足二三十里!”
    刘庐方才后知后觉,却见卫渊已经朝着瞭望台走去。
    不只是明州官吏前往杭州。
    卫渊怅然道:“各地海防营需要整改,这比铲除倭寇还要紧急。”
    卫渊又问,“你可知,除你以外,还有哪些地域的海防营指挥使,被倭寇贿赂?”
    陈大牛怒声道:“倭国女子?!”
    刘庐连忙下跪叩首道:“卫帅,饶命啊卫帅!”
    说着说着,已将自己的额头磕出血痕
    面对卫渊这个杀神,他实在是不敢说谎。
    可是他们除此之外,亦有不干净的地方。
    没过一会儿。
    “可有杀伤倭寇?”卫渊又问。
    这明州瞭望台上的烽火狼烟,一看就是已经许久不曾使用。
    刘庐想了想,道:“杭州、台州两地海防营指挥使,他们与我相交甚密,他们都收过倭寇的好处!”
    “倭寇是杀不完的,待我们走后,还会有更多的倭寇染指我大周海域,使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卫渊问道:“如实招来,本帅尚能饶你一命。”
    瞭望台左右两侧,每隔百步,就会有一座小型城堡。
    至于李定为什么喜欢弹劾苏轼.大概率是因为苏轼曾在东南一带为官,二人可能产生了些许矛盾。
    卫渊点了点头,看向刘庐,道:“明知倭寇惧我大军,袭扰附近村落,不点狼烟示警也就罢了。”
    然而,一切都太迟了。
    那两名女子衣衫褴褛,忽然各自爆出一句‘倭语’。
    忽听下属来报,说是卫渊来了。
    如此海防营,怎能去打倭寇?
    杨怀仁站在卫渊身侧,皱眉道:“只怕沿海一带的诸多海防营,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他曾任明州刺史,于五年前去往京中为官。”
    “怎么,倭寇出海,你们也不曾阻拦吗?”
    卫渊若有所思,“原来是他。”
    杨怀仁道:“如此,卫帅面临的压力不小。”
    刘庐面色苍白,从椅子上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