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盛老太太与明兰等人离开京城,前往宥阳老家。
盛长柏原定今年参加春闱,结果赶上王安石担任吏部尚书,要对今年官场考究改制。
于是昭告天下,每三年一次的春闱,延迟一年举行。
要不然,再多出几百名进士,对于王安石接下来的改革措施,并无利处。
这事在士林当中闹得很大,好在,朝廷一直在发布与倭寇对战的消息,引得民间津津乐道。
延迟一年举行春闱这事的热度,自然也就有所下降。
既然今年并无春闱,索性,盛长柏就跟着老太太前往宥阳了。
比如背后涉及到的势力,两浙、河东卫氏,还有给他送好处的诸多世家商贾
他即使想退,那些人,也会推着他走,到了那时,反而会更加危险。
“也罢,就尝一尝这家茶百戏。”
“今日老朽能与两位贵人在此相遇,岂不就托了那位卫将军的福?”
老翁连忙接过,看了一眼,顿时目露惊骇,
比如开国将领,那些人,身后哪个不是有着一帮兄弟?
他们不争,身后的兄弟该怎么办?
真要是请辞撇干净一切,混個富家翁是不成问题。
他是担心,迟早有一日,卫渊因势力过于壮大,会被朝廷忌惮。
因为萧逾明只对他们说了‘军事机密,无可奉告’八个字。
广陵祭祖一事,让他们多派一些信得过的年轻人。
老翁忽然开口询问。
盛竑只得答应,如兰这一去,干脆让长枫与墨兰也跟着去。
卫渊与陈大牛在杭州闲逛了一番,后者忍不住感慨万千,
卫渊只是防患于未然而已。
——
自打来到东南,卫渊还没在苏杭好好逛过。
“老卒从福建路各地海防营中挑选,至于新兵在东南沿海各地区,挑选一些青壮年,凑足三万人。”
说着,卫渊丢给老翁一个金豆子。
此刻,福州海防大营里。
他们有心前去拜会,却只见到了萧逾明,闲聊片刻之后,也没问出个究竟。
“贵人,多了”
“两位贵人一看就是外地人,若去别处,唯恐被要高了价钱。”
杨怀仁一脸惊喜道:
在卫渊思索间,杨怀仁直言道:“陛下让卫帅您组建水军,如今您有上书请那位郭将军前来,在陛下与那些士大夫眼里,卫帅会不会有任人唯亲的嫌疑?”
过了会儿。
“再说此类话,以后别跟我出来了。”
看来,是时候该给他说个媳妇了。
“既到此处,随遇而安。”
时至今日,卫渊才算是理解,那些功勋卓著的大将,为何不能急流勇退。
“只要问心无愧,闷头做事便是,至于将来如何,留待将来再说。”
而且,他若退一步,某些人便会进十步百步。
选用卫氏族人到水军里去,也是要提防有朝一日郭颢自个儿有壮大之势。
那乘船的老翁见这二人言谈举止,都不似杭州人士,好奇询问,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俺这次是见识到了。”
“老朽听说,如今咱东南一带的封疆大吏,忠勇伯卫渊卫将军,曾戍卫代州多年?”
如今卫渊只是伯爵,尚且疑虑此前出生入死的兄弟。
这要是当了皇帝,他想都不敢想。
而杭州刺史与两浙路转运使张夏只知道有卫渊的军队在杭州城外安营扎寨。
他让郭颢来,无非是要制衡呼延忠,但将来水军究竟是姓卫还是姓郭,卫渊必须要提前做好防备。
言谈间,陈大牛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一名俏丽女子从身边走过。
待女子走过,陈大牛嘿嘿一笑,道:
“看着这些温柔似水的女子,俺突然觉得,上阵杀敌,护着这些女子都能嫁个好人家,甚是不错。”
与此同时。
“兴建水军,本帅是有私心不假,但更多的,是希望国朝能有一支强悍的水军,用来稳定东南局势。”
非是不愿,实是不能。
此次前去祭祖,他给自己预留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倒是可以忙里偷闲一番。
正好,让他们与大房那几个子女熟络熟络感情。
卫渊道:“官家想要文治武功,开海运与建水军,正是官家所需。”
他若一退到底,某些人更是会踩着他的尸骨上位。
卫渊道:“与建造荡虏军相同,一半老卒,一半新兵。”
第一站,就是要好好逛逛杭州。
代州?
他是在隐晦的说,郭颢野心较大,或许难以掌控。
二人在城中闲逛片刻,又乘船游湖。
卫渊好奇道:“茶百戏?老人家可知何处茶百戏最为正宗?”
而他现在与皇城司都指挥使又是政治盟友,自然不用担心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