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347章 势同水火,不死不休

第347章 势同水火,不死不休

    开武三年,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日,卫渊与赵曦在宣政殿内议事一夜。
    主要涉及到的内容,还是有关来年北伐之事。
    卫渊说,来年北伐,可以尝试收复云州,借由云州,逐步将整座燕云十六州割裂蚕食。
    其实这个计策,当年范文正公就有提过,可是当时大周的军队,连雁门关都出不去,就别说什么妄图割裂燕云,逐步蚕食了。
    而卫渊提出这个说法,也代表着,来年北伐最好的结果,就是攻克云州。
    赵曦道:“卫师,提前准备一年,难道,还不能扩大战果?”
    卫渊摇头道:“收复燕云,臣想了想,至少要再北伐三到四次,每次攻取一州一地,逐步蚕食、谋划,不使战线拉得过长,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最为稳妥的法子。
    倘若不在乎什么伤亡或是代价,哪怕是有战败的风险,发动几次超大规模的战役,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一旦败了的后果,就是所做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卫渊心里很清楚,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他早已错过了,可是,他不能向,他错过了。
    抵御辽军南下的数十万大军,辗转大半个中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支庞大的军团,论志气与锋芒,堪比‘开国之兵’。
    如今,随着一系列军改结束后,理论上,五大营军队的战力定会有所上升,但事实如何,谁心中也没个底。
    此刻,卫渊见到赵曦神情有些落寞,只好再次开口道:
    “臣来年北伐,除了云州之外,若有可能,就尝试去攻克蔚州,若能将两州之地全部收复,则能对今后第三次北伐起到莫大助力。”
    说白了,来年北伐,最大的目标,是要攻克云州,其次就是蔚州。
    只要将这两州之地夺来,那么,卫渊的北伐,就算是成功了。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卫渊这是第一次率领大军团出雁门征战,应该是第一次北伐。
    但因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卫渊曾北上继续驱逐敌军,而且,还让敌军让出燕云三州之地,故而,那一次,被朝野上下的人定义为是第一次北伐。
    来年再行征战,就是第二次北伐了。
    “西夏那边怎么办?”赵曦问道。
    卫渊北伐之后,西夏若趁机攻周,又是一桩麻烦事。
    “来年北伐之际,臣不会调动西部大营一兵一卒,臣只用北部与东部两大营。”
    “届时由种谔全权指挥西部大营,则延边稳妥。”
    卫渊将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想清楚了。
    “卫师,若来年北伐,这两年,你身上的担子可不小,又要操办讲武堂,又要调度各地物资,为来年北伐做准备。”
    “你可需什么帮手?朕让六部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你。”
    赵曦虽然还小,但他深知一个道理,举国上下,过去或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除了卫渊之外,再无人可能收复燕云乃至死死压制住西夏与辽国。
    卫渊道:“臣已让东部大营将士,分批次,陆续与北部大营合并驻扎在雁门关一带,今年若无大灾,应极早将粮草囤于前线,以备无患。”
    来年北伐,他要学霍去病,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待辽军反应过来,云州战役早就打响了。
    开武三年二月六日。
    苏辙自女真返回汴京。
    一路上,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在苏辙入关之前,有许多辽国闲散武士,想要刺杀于他,结果都失败了。
    卫渊猜测,失败是必然,辽国只是想在自己的主场上找回一些面子。
    苏辙又说了很多有关女真族的事情,
    “自辽国道宗驾崩之后,女真一族对待辽国的看法,基本就是听调不听宣。”
    “原本契丹向女真安插了许多官吏,但都被女真控制。”
    “如今,辽国内部,萧与耶律这两大姓氏也争的厉害,女真居于草原上,他们的百姓,是坐在马背上长大的,一旦壮大,会立即威胁到契丹。”
    辽国的最大族群,就是契丹族。
    卫渊道:“看来与我们的猜想差不多,你此番见到完颜乌骨乃,他对于合盟一事,如何看?”
    苏辙道:“女真首领说,只要我军出了雁门,攻打辽国,他们不会与辽国一道,与我军为敌。”
    卫渊意料之内的点头道:“他们不敢或是不急于与我们合盟,应该是担心我们另有歧途,不过,假以时日,他们会明白,我们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
    苏辙问道:“侯爷下一步打算如何做?”
    卫渊道:“与女真族保持密切的往来,同时暗中给予金钱与武器上的帮助,教给他们锻造铁器的法子,最好让他们迅速壮大起来,将整个辽国彻底搅乱。”
    这样做,无异于是与虎谋皮。
    但卫渊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在女真超脱掌控范围之前,将其彻底击垮。
    正因此,他才会肆无忌惮的与女真合作。
    苏辙道:“下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