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得子伯,获益多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得子伯,获益多上

至形成以滥屠为能,虚报成癖的丑陋传统。
    3十万青州军,就是这么来的,偏偏易教授又信了。
    破贼文书,旧以1为十,及(国)渊上首级,如其实数。--《魏书十1》
    魏武滥杀如此,岂有半分公德义理之心?
    曹公基业以权谋霸术而成,既行霸道,与之相伴者,必是累累白骨、滚滚头颅。
    曹公非善类,却焚书以安众心。这与其真实面貌严重相悖。
    如此行事,恰恰源自“居约易出人下”。
    兵弱敌强时,曹操往往表现出谦虚豁达的1面;强弱易主后,曹操则凶形毕露,滥施屠刀。
    曹操势单力孤时,不仅谦恭下士,连叛将也不加处置;还要提携重用、甚至给叛将加官进爵。
    兖州魏种,为当地豪族。曹操入兖州(192)后,为笼络地方强宗,举魏种为孝廉。
    注:孝廉,即“孝子”与“廉吏”。郡国按每2十万人举1人。东汉末期,“孝廉”沦为世家大族操纵地方选举的工具。
    凡郡国,岁尽遣吏上计,并举孝廉,郡口2十万举1人。--《续百官志》
    兖州之乱(194)时,曹操坚信魏种不会弃他而去。不料魏种却投降吕布,抽肿了曹公的脸。
    曹公大怒:
    “魏种要是被我抓住,就死定了!跑吧,跑吧,跑到蒙古和越南吧(北投匈奴、南投百越)!否则等待你的只有1死!”
    初,(曹)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
    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武帝纪》
    结果呢?
    (曹公)既下射犬,生禽(魏)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武帝纪》
    魏种必死之人,曹操却食言而肥,不仅不处置这个叛将,还任用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黄河以北之事。
    注:河内,拱卫京都洛阳的“3河”之1,属司隶校尉部。建安4年曹公破眭固,进屯河内。3河:即河东、河内、河南。
    魏种自兖州之乱(194)叛变,至河内被擒(199)已逾5年。曹操释而不杀,却委以重任,为何?
    因为此时(199)恰好是官渡之战(200)前夕。
    曹操不敢激怒世家大族和地方强宗,担心他们叛应袁绍。所以魏种这个反骨仔,虽然恶臭,也只好捏着鼻子继续重用,以收买人心。
    与魏种类似者,还有东平大姓毕谌,青徐豪霸徐翕、毛晖等。
    此类叛将,或为地方强宗(毕谌),或有外家撑腰(臧霸),曹操皆不敢杀。不仅不杀,还要继续重用。
    (毕谌)亡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
    (曹)公曰:“夫人孝於其亲者,岂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武帝纪》
    毕谌为东平国(兖州)强宗,故叛降吕布之事,竟1笔带过;没受任何处分,还做了鲁国国相。
    兖州乱,(徐)翕、(毛)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臧)霸。
    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2人首。霸不从命。太祖叹息,乃皆以翕、晖为郡守。--《魏书十8》
    徐翕、毛晖,有“青徐黑道”臧霸罩着,曹操就不得不继续用之为郡守。
    非出本心,实不得已。
    曹公势强之后,1改旧习,对叛乱者可谓心狠手辣。
    刘备叛逃徐州,阖门惨死。
    先主临豫州,住小沛,数丧嫡室。--《蜀书4》
    昌霸作乱东海,枭首示众。
    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魏书十8》
    注:昌豨即昌霸,豨应为贬义代称。
    伏完暗通献帝,夷灭3族。
    (曹公)遂将(伏)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2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2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9人徙涿郡。--《后汉书卷十-下》
    可见曹公“善待叛将”,是有条件的:
    客居兖州、根基未牢时,不得不摆出1副宽大为怀的嘴脸。
    兵强马壮、扫灭群雄后,尽诛叛臣,杀鸡儆猴,彰显天威。
    曹操地位微贱时,不仅从善如流,对豪门望族更是尊奉有加;甚至敢驳袁绍面子、保护地方豪门。
    弘农杨彪、鲁国孔融,皆汉末清流,出豪门望族。在士人中威望极高,名震天下。
    袁绍与杨彪、孔融不睦,点名让曹操替自己杀了他俩。
    曹操当时寄人篱下,兵马钱粮皆仰仗袁氏。
    曹操畏惧袁绍,更畏惧士族清议。不敢冒天下大不韪、擅杀名士,以失人望。
    故杨彪、孔融暂免大祸。
    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曹)公以他过诛之。公不从。--《魏书》王沈版
    曹操真的不敢杀这些名士么?
    笑话。
    建安十3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