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文斌走了,庞科长便笑着说道:“还是厂长有办法,直接把宝祥居弄到咱们酱油厂里,关书记要是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觉得我们酱油厂是真正关心工人,为职工们谋福利啊。”
耿厂长笑着摆摆手:“不要想那么远的事情,咱们身为领导,当然要关心工人的生活,大家都爱吃宝祥居,那就让宝祥居在我们酱油厂这里开个分店嘛,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免得工人们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下馆子。”
连关书记都爱吃宝祥居的菜,把宝祥居分店搬到酱油厂里,肯定会获得工人们的一致好评。
当然,以后关书记这样的大领导再来酱油厂视察,看到从外面引进的小饭馆,小卖部之类的,肯定也会觉得酱油厂的领导们是干实事,为工人着想的,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文斌想着有可能解决苏棠的户口,便把这事儿放在了心上,一下班就去宝祥居找苏棠了。
苏棠听了李文斌的话,略一琢磨,便答应了。
酱油厂那边说是开个分店,并不是让她把宝祥居搬过去,这对她来说,相当于多了一个赚钱的渠道,自然是好事。
当然,能解决户口也是吸引她的条件之一,虽然她不着急,可是户口一天不解决,家里人一天就不会放弃帮她相亲。
再说,有厂子出面,哪怕是苏家也不能再扣着她的户口不放了吧。
苏棠虽然答应了,但是也提出了几个要求。
她准备派两三个人过去,只做烤鸭,酱肉和大锅菜,至于小炒,那要等后期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上。
对于厂区工人来说,这三样就已经足够了,店里的几个帮厨差不多都是熟手,派过去就能做,不用她多费心。
其他的要求就是,第一要解决户口,不过她只需要挂靠一个工作关系,不需要厂子给她发工资;第二要在厂区里面提供一个小房子,当做分店的店铺,她可以付房租;第三,虽然她的工作关系隶属于酱油厂,但是分店的盈利直接归宝祥居,不
经过厂里的财务。
苏棠提出这几个要求,也是担心后面店铺盈利,会有人眼红。
李文斌觉得苏棠的要求很合理,不过他还是要去跟耿厂长他们回话,才能给苏棠答复。
第二天李文斌下班又来了,说耿厂长答应这三个条件,还主动提出不收房租,但是要挂上宝祥居分店的招牌。
听说厂里答应了,苏棠找了个时间,亲自去了一趟酱油厂,跟耿厂长签了工作合同,以及在酱油厂开饭馆的合约。
耿厂长十分高兴,不用他们厂里出钱,只是解决了苏棠的户口,就能引进一个工人们都喜欢的饭馆,他觉得真是太划算了。
而且饭馆的人事和账务都不用厂里管,多省心。
等到宝祥居分店在厂里开起来,工人们听说是耿厂长知道他们爱吃宝祥居的菜,特意出面把宝祥居分店搬到了酱油厂,肯定会对他这个厂长交口称赞,更加爱戴。
耿厂长越想越是高兴,等苏棠一走,就叫庞科长过来,让他赶紧找个闲置的屋子,给宝祥居分店用。
庞科长听说这事儿成了,也是又惊又喜,他脑筋一转,便提出把厂门口小卖部旁边的屋子腾出来给宝祥居。
厂门口那里人流量最大,下班的时候大家都从那里走,买东西最方便。
更重要的是,厂门口那里临街,哪怕不是酱油厂的人,路过酱油厂门口也能看到宝祥居的招牌。
耿厂长一听就明白了他的用意,大手一挥,让他马上去办这件事。
第二天,庞科长带了几个后勤部的人,一起去清理那个闲置的屋子。
他特意选了一个临近下班的时间,等到厂里工人们下班的时候,就能看到他带人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小卖部旁边那个屋子以前是用炉子烧水的水房,后来厂里有了锅炉水房,这里就没人用了,已经空置许久了。
现在工人们看到这个房间被重新打开,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有人便喊庞科长,问他这是要干什么。
庞科长擦了把汗,大声说道:“这屋子要收拾出来,回头开个饭馆。”
“开饭馆!?”
这可是工人们万万没想到的,听了这事儿,更多的人围拢了过来。
“庞科长,这要开饭馆?卖什么吃的啊?”
“饭馆什么时候开张啊?”
“咱们厂子不是有食堂吗,怎么还要开饭馆了?”
庞科长见人聚得越来越多,便说出了答案。
“咱们耿厂长知道厂子里的人爱吃宝祥居,可是宝祥居太远了,大家去着不方便,所以就跟宝祥居的老板商量了,在咱们厂门口开个宝祥居的分店。”
这话一说完,围观的人群顿时激动起来。
“我没听错吧,宝祥居要在咱们厂开分店!?”
“这可太好了,以后吃宝祥居的菜就方便多了!”
“是啊,我每次去宝祥居都得骑半天的车,有一次买个烤鸭想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