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 第277章 太妃离皇宫

第277章 太妃离皇宫

襄没有丝毫犹豫,沉声道:“微臣筋骨虽朽,忠心未冷!愿为太妃,为圣人,效死力!即刻便赴京郊大营!”
    “好!”太妃眼中闪过一丝慰藉,“于卿,你即刻拟旨,着武安侯唐伯襄暂代京畿兵马都督,持虎符,节制京畿诸军!务求军心安稳,防务无虞!”
    “臣遵旨!”兵部尚书于正德立刻应下。
    兵事议定,礼部尚书再次上前:“娘娘,大将军灵柩已安置停当。按制,停灵七日,首三日,宗室、百官、命妇依次致祭。第四日移灵家庙,第七日发引安葬。”
    太妃坐得端正:“兄长出灵,哀家必须要去送一送。”
    “太妃三思啊!”中书令上前说道,“如今京中局势诡谲,鹤喙楼余孽未清!大将军府更是凶险之地!您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境?万一有失,臣等万死难赎!”
    “是啊!宫中禁卫森严,方是万全!致祭之事,可由宗室亲王代行!”礼部尚书也劝道。
    太妃沉默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紫檀扶手,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红着眼圈叹道:“也罢......社稷为重。”
    正说着,忽地外面又有人来报信:“太妃,不好了——”
    叶姑姑厉声喝道:“掌嘴!”
    那内官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跪在门外,一下一下狠狠扇着自己的耳光。
    “行了。”太妃站起来走到门边,“说罢,什么事?”
    “大将军府刚刚遣人来,说——说——说是老将军突然晕倒了!”
    太妃身子晃了晃,扶住门框。
    叶姑姑眼疾手快地托住她:“太妃,奴婢扶您坐一坐。切莫忧思过度,身子要紧啊......”
    满室臣工尽皆跪在地上:“太妃节哀,保重身子。”
    太妃摇摇头,甩开叶姑姑的手,手撑着门框,看了看昌宁宫外的天空。
    许久,才说道:“兄长惨死,吕家男丁,只剩下一个疯癫的老父和两个侄儿。哀家若不去,吕家灵前,何其凄凉!”
    “太妃三思!”
    “哀家心意已决。”太妃的声音不高,但已不是商量的语气,“百善孝为先,父亲病倒,兄长薨逝,哀家若为了一己之安危,而龟缩于宫中,连灵前致祭都不敢,何以面对天下臣民?何以告慰兄长在天之灵?”
    她清了清嗓子,扬声询问:“禁卫统领何在?”
    “末将在!”一名身披玄甲、面容刚毅的将领出列。
    “点一半禁卫精锐,随哀家出宫。沿途清道,大将军府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务必确保万无一失!”太妃的目光锐利如刀,“圣人年幼,留在宫中,由中书令辅佐、叶姑姑照料,处理日常政务。无哀家手谕,任何人不得擅离宫禁!”
    “母亲!”圣人扑到太妃膝前,泪眼婆娑,“儿子也要去送舅舅……”
    太妃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用力地将圣人搂入怀中,吻了吻他的额头,再放开他。眼中是深沉的痛楚与决绝:
    “你是圣人,是天子。天子无家事,你坐镇中枢,稳住左丘家的江山,便是对舅舅最大的告慰。”
    翌日,天色阴沉。
    叶姑姑扶着太妃走出昌宁宫门时,太妃突然驻足不前。
    “太妃?”
    太妃思忖了片刻,又独自退回内殿,取出一把剪子,沿着被褥的边缘,一下一下地剪开。手伸进被褥中央,摸索了一阵,从里面取出一个泛黄的信来。
    捏着信的手指渐渐泛白。半晌才微微松开,指尖恢复了血色。
    她将信仔细折好,妥帖地揣入怀中,匆匆离开昌宁宫。
    朱雀大街被肃清一空,往日繁华喧嚣荡然无存。沉重的马蹄声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整齐而压抑的回响。两队玄甲禁卫手持长戟,神情肃杀,如同两道冰冷的铁流,护卫着中间那辆素白帷幔的凤辇。
    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偶尔有胆大的百姓从门缝里窥探,也被那肃杀的气氛吓得立刻缩回头去。
    凤辇内,太妃一身素白麻衣,未施脂粉,沉静地闭着眼。
    大将军府门前,早已是白幡如雪,哀声一片。
    府门大开,身着丧服的仆役跪迎两侧,个个神色悲戚凝重。
    太妃在内官搀扶下步下凤辇,径直步入府内。她没有先去灵堂,而是转向偏厅。
    偏厅内,桑子楠被两名禁卫死死按着跪在地上。短短一日,他仿佛被抽干了精气神,脸色灰败,眼神涣散,身体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
    太妃在厅中主位坐下,冰冷的视线落在他身上:“抬起头来。”
    桑子楠颤抖着抬起头,对上太妃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能洞穿灵魂的眼睛,瞬间如坠冰窟,牙齿咯咯作响:“太妃饶命……饶命……”
    “药,从何而来?为何隐姓埋名?”太妃半眯着眼,声调没有任何起伏。
    “太妃明鉴!草民隐姓埋名是怕人知道草民是桑林生之子,忌讳不肯用草民的药方。”桑子楠涕泪横流,不住磕头,“这药方是草民精心研究的活血化瘀神药。大将军用了多次,疗效显着,府中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