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198章 酒后吐真言

第198章 酒后吐真言

    腊月二十四,
    暮色将近。
    无极堡庭院里,铜炉里的三柱线香正袅袅升起青烟。
    女主人杜十娘亲自将最后一颗荸荠摆上供案,檐角的铜铃铛被风吹的叮铛作响。李逸抬头望去,天边晚霞如火烧,将云层也镀上一层金边。
    “该请灶神启程了。”
    长长的乌木供案上,黄羊头戴红绸,乌猪口含翠柏,一长串新鲜的荸荠水灵灵的。旁边依次还列着整鸡、活鱼和大雁,各种干果。
    姬素君捧着新蒸好的白面饼子过来,
    却刚好看到石阶下一个虎头虎脑的孩童,正是狗剩踮着脚去够供案上的饧豆。
    “比狸花猫招财还馋呢,”她笑骂着拍开那只泥手。
    杜十娘把高粱杆编织的马递给丈夫,上面还贴着云路八千四个字,在晚风中簌簌做响。
    李逸将高粱马投入火炉,化做一股青烟。
    “灶神归位,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多说好话少告状。”话未完,
    庭院中忽刮起一阵旋风,卷着那股烟直冲去天。
    小石头激动的声音都变了调:“快看,灶神踩着烟上天了!”
    大家都敬畏的拱手躬腰拜送。
    等青烟散尽,
    早按捺不住的孩童们围做一团,高兴的喊着:“分灶糖啰,分灶糖啰。”
    杜十娘笑着把摆在供案上的一大盒灶糖端下来,
    带着麦芽糖特有的焦香甜味扑面而来,
    今年李逸特意让发了不少麦芽,做了许多灶糖,这些新制的灶糖晶莹如琥珀,细看还能透光,
    这糖制作很麻烦,得反复抻拉百次才能成。
    “排队啊,人人有份,”李逸笑着先掰了一块塞进狗剩嘴里,这家伙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众孩童老实的排起队,
    这般热闹的景象,让李逸很是喜欢。
    看着这些分到灶糖立即高兴的吃起来,一脸幸福的孩童们,李逸不由的想到最近常能见到的山南难民,
    朱粲祸乱山南,造成无数的山南百姓逃入关中避难,他们在这寒冬里却连温饱都没着落,三升粟米甚至就能换走一个丫头。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其实以前狗剩也是跟着他娘逃荒来的,曾经也是有有上顿没下顿,但如今却已经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罗家堡已经慢慢的好起来了。
    夜幕降临,
    李逸特意吩咐做了不少好菜,
    唐人还没有过小年夜的传统,那就从自己开始吧,今天他也特意请了罗二罗三刘黑子三娘等一众为李家管事的乡邻们。
    鸡鸭鱼肉荤素八大碗,
    在这个时代的乡下,显得格外的丰盛。
    今天还包了八种馅的饺子,
    过年吃饺子对李逸来说,代表着一些特别的意义。
    半年前,一场暴雨垮窑,李逸和罗三他们在滈河南岸稻地搭了简易稻草棚,稀饭能照出人影,吃了上顿没下顿,
    转眼间,他们已经能吃上八大碗,饺子都能有八种馅的。
    李逸热情的招呼着大家吃菜喝酒,
    福伯在庭中烧起一堆旺火,将早准备好的竹竿丢入火中,
    竹竿在火中燃烧爆裂炸响,
    惊的树上的鸟扑棱棱飞起。
    刘黑子又抱来一坛柿子烧,拍开封泥,顿时酒香四溢。
    “来,喝酒,今天小年,大家多喝点。”李逸喊道。
    大家笑着举杯,
    走村卖豆腐的罗二,现在也穿上了体面的羊皮裘袍,
    罗五原来为了一石米,宁愿冒险替人上战场前线送粮,现在也是家有余粮。
    每个人变化都很大,
    刘黑着端起酒杯,“我敬阿郎,若没阿郎,我刘黑子只怕都没了,当初起了邪念做了错事,阿郎给我机会改过自新,后来更是不计前嫌,带我回罗家堡安置,我老黑如今能娶妻,还马上要当父亲,又有了五孔窑洞,百多亩地,这些全是拜阿郎所赐,敬阿郎。”
    黑子一口闷了。
    大家挨个和李逸敬酒,充满感激。
    “这年底了,可是现在还不断有灾民从山南那边来逃荒了,先前朱粲劫掠山南,可是造了孽了,这寒冬腊月,那些人拖家带口的来关中,听说一路上冻饿死无数,
    三升小米,就能换个姑娘,哎。”
    对比之下,大家越发觉得这半年来得李逸提携照顾的好了。
    李逸也举杯,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李逸也是打小在这御宿川长大的,夏天那场突然横祸,我这条命都还是三叔救出来的,我师傅的后事,也是乡邻们帮忙,这人情我也都记着,
    这半年来,大家也没少帮衬我,没有大家,我李逸孤身一人,也顾不过来。
    这杯,我敬大家。”
    酒过三巡,
    罗二布满沟壑的脸已经火红火红,这个老豆腐佬突然放下酒杯,一声长叹,
    “三娘这妮子,年前王曲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