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只有两万人的太子手下这些人职位更高,秦王府的将领较杂,不少人职位还比较低。
荆襄战场,
主帅是河间王李孝恭,副帅是庐江王李瑗,长史是通州总管李靖,兼行军总管,司马是安州总管任瓌兼行军总管,又有行军总管周法明、卢祖尚、田世康等。
基本都是山南地方军队,将领也都是地方将领。
李逸没有加入三个战场任何一个,仍是河南河北安抚大使、洛州总管,兼检校侍中、司空,仍遥领襄州道行台左仆射。
河南朝廷的七个总管中,李世绩、黄君汉、罗士信三人加入河北战场。
与此同时,朝廷也在完善关中十二道十二军,河南新设七十二军府兵,
也对秦王府和齐王府进行了完善,王府常设官员之外,正式设立了左右六护军府、左右亲事府、左右帐内府。
其左右六护军府,如太子诸率一样是统领府兵的。
左一右一护军府,统军各五人,别将各十人,分掌亲勋卫及外军。左二右二、左三右三护军府,各减统军三人,别将六人。
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六个护军府,各有十八个军府,各统外府兵两万人左右。
这是皇帝对两位皇子手中的兵马,进行了整编,由私兵向朝廷正规化改进。
以后两人手下的兵,总共就只能是这十八个军府,兵额限制在两万左右。
比太子的东宫诸卫率统的府兵要少些,太子约有三万人。
这番改动,
对秦王兵马有所削减,而对齐王却是加强了。
秦王麾下超编的兵,就要调离,改隶属朝廷的十二卫、或是关中十二军,又或是调给太子东宫卫率或是齐王护军府。
这次三位皇子出征,
李建成的两万兵马,也是优先调他的东宫外府兵和东宫将领。
李世民征河北的六万军队,秦王和齐王的护军为主,再调陕东道大行台下各总管府、州的兵。
朝廷十二卫的兵调动较少,
尤其是关中十二军,这次轮换休整,
皇帝通过这轮紧锣密鼓的调整,手里终于又有一支可用的兵马了。
内有北衙元从禁军三万人,
外有关中十二军环绕京畿各地,保留有数万人在关中。
禁军和十二军加起来,皇帝手里头有超过十万兵马,哪怕府兵们闲时务农,可都还在关中,随时能够征召起来,皇帝感觉踏实多了。
请收藏本站:.d884.icu。手机版:m.d884.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