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刮来的海风裹挟着冰凉的雨水,将整个拓殖区笼罩在湿冷的雾气中
这样的天气本该让人蜷缩在屋里,喝一口热酒,懒懒地歇息片刻,但拓殖官员们从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冬闲“的日子
各个拓殖点的官员们往往会在这个时节,掀起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狂潮,比如增修农田水利,兴建水库池塘,或者筑城修路,根本不会让移民们有半刻空闲,日子过得也是极为苦逼的
12月4日,宜川堡(今加州伯克利市)外的田野上,一群穿着统一粗布棉衣、剃着光头的新移民便开始挥舞着铁锹,修建一道长长的灌溉水渠
这些人大半是今年九月乘船抵达启明岛始兴港,在度过了最初的检疫隔离期后,便再次乘船一路南下,分派至永宁湾拓殖区
他们中有明人,有朝鲜人,甚至还有零星几个倭人,无一例外都是身形瘦小,而且言行较为拘谨,明显已被曾经的苦难折磨得毫无生气
不过,在新华境内将养数月后,他们的脸上倒也多出了几分血色,手上的劲头又重新恢复,在拓殖官员的带领下,正一个个挥汗如雨地埋头苦干
新华老爷征徭役,干苦力,那可是要管饭的
而且,一天三顿,顿顿还都是干的
就冲这一点,那也要卖命地死干
宜川堡是三年前设立的拓殖点,原有人口两百六十余,加上今年这些新分来的三十五个新移民,居民总数堪堪超过三百人
宜川背靠丘陵,面向永宁湾,地势从山地向平原过渡,存在大片河谷和冲积平原,而且土壤也主要以含沙质黏土和冲积层为主,较为肥沃,农业条件极为优越
周边还有赤溪河(今草莓溪)等小型河流,冬季受降水频繁影响,水量较为充裕
不过,到了夏季,降雨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这些溪流小河容易干涸,甚至断流
好在经过三年的不断开发建设,宜川堡附近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十余亩的小水库,以及大量引水沟渠,已能勉强应对季节性农业缺水
受益于当地优越的农业条件,以及两百多勤劳移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宜川堡在今年便实现了粮食自给,并稍有结余,从而大大减轻了整个拓殖区的粮食负担
宜川堡除了这三百多移民外,周边十公里范围内还有几个小型部落,人数在三五十到百来人不等
对于极度缺乏劳力的新华人而言,自是不会放过这些当地原住民
根据拓殖区专员韩大人的命令,靠近永宁湾出口的数座城镇据点要在冬闲时候,修筑城防,增设炮台,做好应对外敌入侵的准备
比如渝州、永宁(今奥克兰市)、宜川、丰平(今奥尔巴尼市)、沅陵(今里奇蒙市)等几座堡寨城镇
尽管,永宁湾拓殖区属于越界垦殖,但这么多年了,南边的西班牙人好似完全没有注意到这里的情况——当然,或许早已获悉,但鉴于自身力不从心的状况,选择故意视作不见,从未过来阻止,更没有派出武装舰船施以威胁
以至于,整个拓殖区的胆子愈发大了起来,将堡寨据点从湾内较为隐蔽的地方,逐渐扩展至海湾入口
但这一切,依旧没有引来西班牙人的任何干涉,哪怕是口头上的
除了西班牙人外,这里还有其他外来威胁吗?
虽然,各地拓殖官员不是很理解这位专员大人的命令,但依旧选择坚定地服从,开始加强各自属地的防务安全
宜川堡将附近几个土著部落两百余青壮尽数征召,去做修筑城墙这个较为辛苦的活计
这些被征调的苦役,待遇可就没有移民那么好了
每天就管中午一顿饭,而且还要自备相应工具,更要来回跑腿七八公里,也是辛苦得紧
不过,他们却是不敢有过多抱怨,更不敢不来应召
一旦恼了新华人,那便会立时切断这个部落的贸易往来
所需的粮食、盐巴、铁器、酒水,那就一丝一毫也得不到了
要是,你还心生“反意”,妄图要跟新华人对抗,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必将是整个部落的覆灭,所有人都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新华人的到来,使得这些部落原住民摆脱了原始而又蒙昧时代,生活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还指导他们开垦栽种了不少谷物粮食,比此前那般渔猎采集的日子强多了
但是,他们为此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那就是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和浪漫”
张老三是个二十多岁的山东移民,去年鞑子祸乱北方,一直打到了山东,为了逃离战火,跟着大群难民一路奔至登州
因为,兵祸方起不久,便有传闻,说登州有粮,还可有机会移民新洲大陆,他便带着父母妻儿朝海边逃来
然而,在路途之中,父母却意外离散,恐凶多吉少,而他三岁的儿子也夭折在半道,仅携妻子抵达登州
辗转数道后,乘坐新华人的移民船来到了这片陌生的地方
他跟着队伍来到北坡水库,看着已经挖了一半的土坑,扶着酸痛的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