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182章 事同而功异,何也?

第182章 事同而功异,何也?

    宋煊骑着毛驴,由王珪牵着奔着贡院而去。
    张方平跟在一旁。
    家里就一头驴,宋煊又生病。
    否则他也不会骑驴出行的,特别是朋友在旁边。
    接连两天没有睡好,身体抱恙,在加上高强度的考试,更不是一般人能抗住的。
    但好在宋煊年轻,睡一会便又觉得精神抖擞了。
    只是感冒依旧没有好利索。
    今天考的最后一场是策论。
    随着仁宗朝社会矛盾的激化,朝廷对治理国家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学者或病声律而不得骋其才”,这样的考试内容对治理国家的作用不大,他们奏请皇帝,要求进士科“参考策论,以定优劣”。
    宋初“以诗赋定去留”,到天圣五年(1027)“诏贡院,将来考试进士,不得只于诗赋进退等第,今后参考策论,以定优劣”。
    这是宋代进士科考试内容的首次改革,宋儒从重视诗赋章句向重视策论的转化。
    待到几十年后的庆历新政后,科举更是一改往日的规矩。
    策论要在诗赋前面考,以此来突出策论的地位。
    但是他们也开了历史的倒车。
    比如要在学校学习三百天往上才能有资格参加发解试,以及废除密封誊录试卷,由地方上的官员来保证学子的操行。
    这些做法,势必使权势、贿赂、私情和个人喜好在科举考试中发挥作用。
    回到“通榜”乃至察举的老路上去,动摇宋朝初年一系列以公正、公平为目标的制度建设。
    就像宋煊这样刚入学两个多月就考试的,直接不给通过。
    “十二哥。”
    王修永在后面喊着。
    宋煊回头瞥了一眼,让王珪停下等等。
    “急什么,跑一身汗,一会考试不难受吗?”
    宋煊随手把自己的汗巾递过去。
    王修永扶着驴子,摆摆手大口喘气,几息之后,他才开口:
    “十二哥,姓顾的醒了,他说刺杀他的是火眼狻猊,是受到窦家的指使。”
    “哦?”
    “俺倒是没想到姓顾的会直接撂了,还以为他要死扛到底,给他老师当孝子贤孙呢。”
    “那要是这样也忒不是东西了。”
    宋煊哼笑一声:
    “窦家果然没好人呐,这是想要杀人灭口!”
    张方平愤愤不平的道:
    “算他姓顾的有点残存的良心,要不然真想套麻袋打他几次。”
    王修永诧异的看了张方平一眼。
    老弟。
    那可是应天府通判!
    怎么也是位次第二的官员,尽管应天府有好几个通判吧。
    可也不是你我这样的学子能够招惹的起的。
    不过王修永一想宋十二连翰林学士都招惹得起,那他没别的话说了。
    果然,跟在十二哥身边,就是长本事。
    王修永其实是有些挫败感的。
    毕竟跟在宋煊身边的人个个都挺有能力的。
    关键十二哥他在医学一道上,让自家老爹夸耀。
    自家老爹可是享誉宋城十年往上的神医,甚至整个大宋的郎中也不会有超过他的。
    结果十二哥从一个自家老爹判断救不活的人,硬生生的把他从阎王殿给拽回来了!
    那确实挺有本事的。
    王修永也是看西游记的,很容易就接受了地府这个设定。
    “十二哥的医术当真高明,连我爹都钦佩。”
    宋煊骑着驴子道:“只是运气好罢了,若是再出现这种事,让俺去做,兴许下一个人就会死。”
    王修永表示理解,他爷爷就是行医的,自是知道九死一生的法子有多凶险。
    基本这个人常规方法就是等死了,必须要用成功率极低的法子试一试。
    王修永他爹也用过这种办法,有成功的自然就有失败的。
    三人说说笑笑的到了贡院门口。
    王泰等人直接围了上来。
    “十二郎,我等还担心你没法子来考试了呢!”
    “多谢多谢。”
    宋煊从驴背上下来,对着众人行礼道:
    “多谢诸位挂念,好在苍天有眼,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包拯是来候场的时候,听王泰提了一嘴。
    他差点就要走,直接被王泰给拦住了,让他不要添乱。
    有晏知府在,还能护不住宋煊吗?
    于是在他们翘首以望的时候,瞧见了宋煊骑驴过来了。
    “你们不知道,昨夜可是发生了太多的事。”
    王修永自是笑嘻嘻的提了一嘴。
    “哎,修永,不要用这种琐事占据大家的脑袋,待到考完后一起谈笑才好。”
    “嘿嘿嘿。”
    王修永听了宋煊的劝阻,便故意卖个关子,不与他们说。
    一个个排队进场,自是有人笑骂。
    捕头丁哲瞪着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