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从破落户转变成“人上人”!
哪个泼皮不羡慕?
再加上听了宋煊的劝告,身边也没有留下多少钱,置办房子以及田地,不至于被曾经的泼皮同伙给敲诈走。
如今还干起了买卖,人生步入正途,自是要紧贴宋煊大腿。
宋煊倒是无所谓,镇关南在这,就相当于千金买马骨,只要跟着他混,日子就有盼头。
尤其那千金的费用,还不是宋煊出的。
张方平倒是习惯了,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人上人,与谁都能搭的上话。
至于其他读书人,对于宋煊被一群泼皮围着,还没有拒绝同他们交谈,感到十分的震惊!
这不是有损咱们读书人的身份吗?
在大宋,只要是读书人,那必然是高人一等。
待到你考中进士当官后,高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宋煊慢悠悠的走着,与一些过来搭话的人,随即的回复着。
总归就是在他考试这时间内,看看他心情好不好,若是好的话,趁机提些要求。
毕竟整个宋城的收粪工作,都是划片区的。
当收粪能够获取利益后,自是有人想要多拿点份额。
这是无可避免的!
宋煊回了书铺,神清气爽的靠在躺椅上。
“十二哥,你答的怎么样?”
“挺不错的。”宋煊颇为悠然的道:
“若是其余三门也能答的好些,解元真的再像我招手了。”
张方平点点头,他自是明白十二哥在诗赋一道上的天赋,然后又大量练习西昆体,此时写那些玩意简直是得心应手。
他都觉得简单,那十二哥定然是手到擒来!
“十二郎。”
王泰直接跑进书房,大叫一声:
“方才在贡院门口寻你半天,都没见你,怎么这次出来的如此晚?”
王泰瞧见题目之后,自是在心中大叫一声,过于简单。
他快速写完之后,本以为会在贡院门口内等待宋煊一同出考场。
可是他自己早就出来了,一直都没有看见宋煊走出来。
期间王泰总是怀疑,是不是宋煊出的题目太多太杂,他自己都没有记住?
待到过了一会,碰到他人,在得知原来宋煊是赶在最后一波放人的时机出去了。
王泰扶着柱子,努力喘了几口:“我可是答的挺好的,你这个解元兴许就保不住了。”
“哈哈哈。”
宋煊靠在躺椅上摆手道:
“考的都不错便可以,没有白费咱们这些日子的努力付出。”
“就等着结果出来吧!”
随即包拯等人也是来宋煊家中,诉说着自己答题答的不错。
众人信心十足,更是开始说着要与宋煊争夺一二应天府解元之类的话。
吵闹了好一会,才各自散去。
因为这个题一出,他们对于自己进入二轮,参加完整的科举考试并没有什么担忧的。
只要是考试,考生便是有忧有喜。
但阅卷老师却没有什么那么高兴,因为严峻的判卷等着他们呢。
此时也轮不到什么誊抄,早早的糊名之后,晏殊直接开始给众人分配审阅,并且进行评判。
“时间紧,任务重。”
晏殊面前也是有着小山高的试卷:
“诸位,话也我不多说了,直接审阅。”
油灯以及蜡烛一直在点起来。
众人判卷之人,争分夺秒的进行审阅。
只要今天上半夜多干一点,明天便能早些放出去。
总之就是这点卷子,根据西昆体的判法,那也是极为方便的。
晏殊看一个便是批甲乙丙丁戊,至于更烂的便是x。
连西昆体的基本都没有掌握,那还考些什么呢?
参加的人多,但优秀的考生少。
晏殊几乎是几眼就定下了优劣。
此举与高考判语文作文是差不多的流程。
晏殊瞧见宋煊那独特的“宋体”字,停留了一会,仔细阅读宋煊的诗与赋。
相比于上一次,宋煊虽然写的赤壁赋极为优美,但并没有完全附和西昆体。
这一次宋煊写的既切题,又附和西昆体。
看样子总算是磨砺出来了。
晏殊随即在宋煊的试卷上写了个“甲上”的评分,顺便翻开下一张。
此番宋煊若是没有什么意外,定然能够取得应天府解元的位置。
到时候他前来答谢的时候,自己再公布当年故意罢黜他的事情,把那本赤壁赋拿出来,帮他扬名。
今后进了东京城,兴许能够再次掀起一些名望来。
因为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入京考试,就带着自己的名作去拜见欧阳修,被当时大家欧阳修一赞扬,立马名声大噪,公卿士大夫争相传颂他的文章。
待到第二年,苏轼苏辙二人中榜,一下子就让三苏名声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