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有些为难,“这做簪子,没个几年水磨功夫,只怕做不成,客官这……”
不等她说完话,周迟已经开口说道:“有钱,想试试。”
老板娘这便莞尔一笑,“那请客官随我来后堂。”
铺子后面,说得上别有洞天,有个头发花白的银匠正在制作一个银手镯,如今已经雕刻完毕,只剩下打磨工序,老板娘来到老银匠旁,说了些话,老银匠先是皱了皱眉,然后低声说了些什么,老板娘这才笑着对周迟说道:“这位是郑师傅,在咱们这,已经是一等一的老师傅了,老师傅说了,要简单教教客官,可以,五两银子,至于铺子这边出东西,加上一些别的支出,十两银子,如何?”
周迟立马掏钱,没有讲价。
老银匠见周迟出手阔绰,倒也没多说,只是跟周迟说了一些制作流程之后,这便让周迟上手。
结果等到周迟一步步将簪子做出来,开始雕花之后,两人都瞪大眼睛。
老银匠不敢置信地开口问道:“你之前便有这手艺?”
周迟摇摇头。
老银匠双眼都是赞赏,张了张口,但最后话没说出来,只是摇头。
他这一身手艺,其实早就想要找个人传下去,这些年也是见过不少学徒,但没个人能入他的眼,这一行,看似寻常,但也要天赋的。
眼前的周迟,如果是第一次做簪子,其实天赋已经实打实不错了,要是做这行,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银匠。可转念一想,眼前人既然能这么简单直接的拿出十两银子,就肯定是不靠这行过活的,所以老银匠惆怅起来,话也没说出口。
周迟这边,雕花结束之后,忽然说道:“拿些金线来。”
老板娘没犹豫,去拿了些金线,任由这年轻人取用。
最后,周迟将簪子打磨完全,看了看,十分满意,将其收了起来,又补了些银钱。
老板娘感慨道:“看起来,客官是顶喜欢那个女子了。”
周迟笑着没说话。
……
……
离开铺子,已经临近黄昏时刻,周迟便没有再多逛,而是走出镇子,在官道旁的一条小河边坐着喝酒,顺便赏景,也看自己自己亲手做的簪子。
就在这会儿,远处马蹄声四起,一队人数在百人左右的骑卒纵马而过,为首的一人年纪不大,身穿一身轻甲,提着一杆长枪,马背上,有一把带鞘直刀。
来到这边之后,年轻将军笑着开口,“让马匹喝些水之后再赶路。”
身后有同样穿着轻甲的副将点头。
然后年轻将军翻身下马,将自己的爱马交给身后的副将,先去河里打了些水,然后这才仰头喝了一大口,扭头的时候,正好看到打量簪子的周迟。
面对这百人骑卒,一般百姓,就算不被吓住,也肯定是有些紧张,但眼前的年轻人,却好似置若罔闻。
于是年轻将军来到这边,笑道:“这簪子不错,兄台能否割爱?”
听着这话,周迟才抬起头来,看向眼前这个年轻将军,只是一眼,其实看得清楚,对方境界,不错,已经是玉府巅峰了,距离天门境,一线之隔。
是个纯粹武夫。
周迟摇摇头,“不卖。”
年轻将军笑着开口,“看起来兄台这簪子是要买来送给心上人的,是在下唐突了。”
周迟摇摇头,示意没什么,但没有多说。
年轻将军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思索一番之后,开口道:“听口音,道友似乎不是大霁人氏。”
这一次,年轻将军换了个称呼。
周迟没有反驳,只是点头。
年轻将军心里悚然一惊,因为对方默认了这个称呼,那就是说对方也是一个山上修士,不过他却看不出对方境界。
要知道,对方看着年纪其实并不大,自己的境界也不差,如果自己没能看出对方的境界深浅和根底,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境界比他更高,另外一种,则是对方有着一件可以隐匿气息的秘宝。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实都足以让他慎重对待。
于是年轻将军也客气几分,拱手笑道:“道友这趟要是游历大霁,有些不错的地方,倒是真值得去看看。”
随后他将大霁境内几处不错的风景都说了一遍,周迟对此只是点头,说是有空,就要去看看。
不过周迟反正没说自己要前往大霁京师的事情。
闲聊片刻,没有过多套话的年轻将军看到一旁的副将走过来,知道该赶路了,便拱手笑道:“道友,望有再会之日。”
说完这话,他又笑道:“对了,我姓刘,在家中排行第三,若是道友来了京师,可到鸡鸣巷来寻我,让在下尽一番地主之谊。”
在大霁,姓刘,有百余人的精锐骑卒护卫,队伍里,甚至还有不止一位玉府境的武夫相随,其实身份,已经呼之欲出。
但周迟始终没有点破什么,只是拱手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