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六十七章:插秧的日子

第六十七章:插秧的日子

    阿妈家飘出了一股浓烈的糯米香味,我就知道阿妈在做米果。
    做米果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插秧开始了。
    因为插秧需要请人来帮忙,尤其是田地比较多的人家,至少需要请四、五个人。
    插秧需要赶时节,要想马跑得快,就要让马多吃草。
    没好吃的,可不行哦。
    客家人有二样东西特别的好吃:
    一个是薯包。
    一个是米果。
    薯包产量比较少,吃的人多,自然不够,所以阿妈做的是米果。
    这是客家人最上等的小吃。
    客家人居住在山区,地方偏僻,以前不通公路,自然没有超市,没有星巴克,没有小零食。
    总之,没有什么好吃的。
    能拿出手的就这二样了。
    所以去帮工的人听说有米果吃,全身立即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热血沸腾,总感到有使不完的劲。
    阿妈希望的就是这股劲。
    大家干活有劲,才能又快又好。
    当然,插秧之前有一项极其重要的事要做,就是挑牛粪。
    这项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小姑娘根本不敢涉足,城里小姑娘估计会立刻晕死在地上。
    因为大臭了,大脏了,会熏死人。
    山村的牛每天干完活后,关在一个高度只有二米的牛棚里。
    进去了就不准出来。
    牛就在里面拉屎撒尿。
    一年下来,里面的牛屎会有一尺来深。
    一般来说,光是臭还是能忍受。
    客家人的茅房也是在粪坑上面搭一块木板子,长年累月,也很臭,所以这点臭还是能忍。
    最难忍的是,里面密不透风,有非常多的臭虫、蚊子和跳蚤。
    牛身上的跳蚤很大,大的有拇指这么大,里面全是血,揭下来,十几条细细的腿,张牙舞爪,让人十分恶心。
    人只要打开牛栏,恶臭扑鼻而来的同时,还有蚊子、臭虫向你飞来,让你防不胜防。
    地面上是屎尿横流,空中蚊虫乱舞,加上头顶上还许多不明污物,进去之后,如跌入粪坑,只想快快逃离。
    但来的目的,就是牛粪啊。
    俗话说,要想庄稼好,全靠粪当家。
    当年,客家人没有农药,没有化肥,靠的就是农家肥。
    牛粪是上等的农家肥。
    但进牛棚,出牛粪必须是山寨最强壮的年轻汉。
    只有他身体好,抗臭强,晕倒了,也能活过来。
    年过六旬的老汉估计会死里面。
    阿妈请的也是年轻的汉子。
    当然,给的工钱要比别人多。
    有了金钱作支撑,再臭的地方也不怕。
    只见他打开牛栏,二话不说就跳了进去,很快就把牛粪扒了出来。
    只要出来了,就好办了。
    毕竟牛粪只有一小堆,臭气有限,妇女同志可以上。
    阿妈桃起一堆牛粪就往田地里奔。
    其实,客家人还是很聪明的。
    为了增加牛粪产量,他们往往会事先在地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牛粪掉在上面,经过牛尿一年的浸泡后,会变得稀烂,如同牛粪,也成了上等的农家肥。
    当然毕竟是稻草。
    里面还有许多腐烂不了杂草,所以到了田里,牛粪不能直接倒在上面,而是需要人工用手去抓,抛洒出去。
    这时候,无所谓脏不脏了,人人都是抓起一把牛粪往田里扔。
    田里布满了牛粪,就需要耕田,把地搞平整。
    当然,还需要小地方育种。
    种子是上年精挑细选的稻谷。
    育种的时间是每年的三月,山区还是异常的寒冷,但为了生活,再寒冷的天也要赤脚下田。
    种子发芽了,达到了插秧的标准,就需要移到农田里去。
    这项工作主要是妇女同志负责,因为工作轻松,干活不累。
    客家人的规距是,不累的活,由婆娘去做,男人要做的活是上山砍木,下地种田。
    种田就是插秧。
    这是男人干的活,但阿妈也干。
    客家女人不娇贵,见什么干什么,有时男人上山砍木,照样跟去,呵呀,呵呀,在山上叫个不停。
    山里人唱山歌,伐木歌是其中之一。
    边劳动,边唱歌,可以消暑解乏。
    如果男女一唱一和,一天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如果跟山寨最漂亮的女人对唱,时间过得更快了。
    往往满山遍野都是男人的吼声。
    这时候,只有快乐,没有累。
    当然,现在似乎没有了。
    如今手机里到处是女人的歌声,而且还很甜美,但大家都不爱听,因为没有灵魂,没有女人的味道。
    田地上插秧,还是需要女人味道的。
    所以阿妈回家做米果,蒸米饭之前,会在田地里呆一会儿,跟前来帮工的男人说几句话,递递秧苗什么的。
    阿妈年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