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128章 朱元璋知沈家与朱应关系!

第128章 朱元璋知沈家与朱应关系!

乡。”
    “朝堂之上,除了承袭爵位的,可用的国公已寥寥无几。”
    “蓝玉,虽性格有些跋扈,但在统兵打仗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我大明如今正急需这样的人才。”
    “如今诸位老国公纷纷退下,也该轮到蓝玉崭露头角,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了。”
    朱标听后,心悦诚服,双手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礼,语气中满是敬佩之情:“父皇英明!儿子敬拜!”
    “不过。”
    朱元璋的脸色微微一沉,神色间透露出一种忧虑:“蓝玉时是淮西战将,与诸多淮西关系密切,如今更是为淮西之首。”
    “此战意义重大,关乎我大明国运,不能仅设一位大将军。”
    “更不能让他一人出征。”
    淮西问题,结党营私,一直是朱元璋心中的一块心病。
    昔日胡惟庸担任丞相时,淮西势力的圈子达到了鼎盛,朝堂之上几乎被其一手遮天。
    但随着朱元璋果断处置了胡惟庸,淮西势力得到了有效的打压和控制,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即便武将中偶有跋扈之人,但在朱元璋的铁腕统治下,没有朝堂权臣的配合,淮西势力虽手握兵权,却也无法随意调动军队,这充分彰显了朱元璋对军队的绝对掌控力。
    但对于淮西,朱元璋是可用可压。
    这言语之中透出的意思也有一点,那就是不能偏于一人,不能偏于一方。
    “标儿,你可明白爹的意思?”朱元璋凝视朱标,透出期许。
    “爹的意思,儿子明白。”
    “淮西为臣,蓝玉为臣。”
    “要可用,也要压。”
    “未来,吾大明军中一定要百花齐放,不仅只有淮西。”
    “一切都需要儿子从中掌控。”朱标当即回道,眼中尽是明悟。
    闻言!
    朱元璋一笑:“哈哈,你能明白就好。”
    “为君者,驾驭群臣,以群臣为己而用。”
    “这一点,你一定要牢记于心,一旦你登上了这个位置,虽可有私心,但公心必须为大。”
    朱标郑重回道:“儿子谨受教。”
    朱标与朱元璋父子多年,彼此心意相通,瞬间便领会了父亲的深意。
    回过神来,朱标又道:“蓝玉不能直接统兵,此番难道是要出动大宁边军?还有整编后的辽东三卫?”
    “一年时间很长。”
    朱元璋目光坚定,仿佛能预见未来一年辽东三卫的发展与整编之果。
    “这三卫经过一年的精心训练,想必足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而且,也将彻底收归吾大明执掌。”
    “既然要进攻北元,就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一战定乾坤,将其彻底打垮,让他们再也无力南下。”
    “此战需如同征伐辽东一般,要有一位能镇得住场面、威望极高的战将担任大将军,制衡众将。”
    “此人,非郭英莫属。”
    “蓝玉,只能为副。”
    朱元璋沉声说道,透出了毋容置疑的自信。
    虽然一年后才对北元发动进攻,但他早已在心中反复谋划,对每一个细节都深思熟虑。
    “还是沿用征伐辽东时的军制?”朱标接着问道,带着对军事布局的谨慎与思考:“大将军之下设两员主将。蓝玉可任其一,那第二个主将,父皇心中是否已有合适人选?”
    “你且再说说看。”朱元璋笑着看向朱标,眼神中充满了对儿子的期许与鼓励,也期待着朱标能提出更好的见解。
    他也可以以此来教导朱标,让朱标成长。
    朱标在政务上,已经是无可挑剔,未来必为仁君。
    但是在军务上。
    朱元璋还是想要朱标擅长,知道用人用将。
    这就足矣。
    “儿子举荐四弟。”
    朱标笑了笑,毫不犹豫地将心中所想道出,眼中透着对朱棣的信任与期望。
    “让四弟作为一方主将,随军出征北元。”
    “不过,他这个主将主要负责参谋献策,不可直接统兵,届时还需调派一员得力副将辅助他。”
    “毕竟四弟虽镇守北平有很多年了,但还需多多磨练。”
    朱元璋听到这,立刻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标儿,你果真是咱的好儿子,颇具皇者之气。”
    “不错,你的弟弟们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文治武功皆有一定造诣,但都需要在实战中不断磨砺。”
    “老四镇守北平府,那可是我大明的北疆要地,未来更是拱卫大明江山的重要屏障。”
    “借此进攻北元的机会,好好磨练老四,日后他定能为你牢牢守住这北疆之地。”
    “咱之所以将你的弟弟们分封到大明各处,就是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更为了你的江山永固啊!”
    “对于这些弟弟,咱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殊荣,但他们的存在归根结底是为了辅佐你。”
    “他们,你一定要善加任用。”
    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