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很热烈,氛围很欢快。
徐卫东撺掇楼小光去拉二胡。
楼小光不上当,端着海碗使劲的吹热气,大口的喝热汤。
周耀祖拿出《下乡同志纪律与注意》册子要递给钱进,被王东抢去塞给几个半大小子垫在了晃动的桌脚下。
先是一碗油渣送上来。
这是好东西,城里乡下都不容易吃到。
队员们抢了起来,滚烫的油渣在嘴里倒腾几下就囫囵吞了,嘴巴一吧唧,油花从嘴唇里往外冒。
王东抹着嘴巴喊:“难怪二队来支农能呆的住,原来吃的都是这!”
“我们去支农的地方给弄了一锅疙瘩汤,清汤寡水跟这比不了!”
“你们是城里的贵客,肯定得伺候好。”刘有余笑着来分酒。
钱进几乎次次下乡都带酒。
上次有了大金箱开始送大塑料桶白酒,一桶10斤装。
但他不买便宜酒,都是能当口粮酒用的纯粮酒。
酒水倒入搪瓷缸里,常喝酒的队员就能看出好赖:“这酒花真绵密,是好酒啊!”
孩子还不能上桌。
不过王秀兰用围裙兜着一些烤土豆分给他们。
钱进端起油渣碗想递给孩子们,刘旺财摁下他摇摇头:“吃你的,饿不着他们!”
有人从灶膛里扒拉出块烤到焦香的地瓜,掰开递给眼巴巴的孩子。
金黄的瓤冒着热气,烫得孩子左手倒右手,就是舍不得撒嘴。
重头戏的酱肉上桌。
香味让每个人忍不住咽口水。
钱进示意:“都别看了,赶紧下筷子,天冷赶紧吃,否则凉了不好吃。”
他多虑了。
一盆子肉上去,筷子跟狼嘴似的撕咬,几下子便空了。
队员们不光吃。
楼小光找油纸包了块酱肉塞进二胡的琴筒里。
被人发现了,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笑:
“家里人口子多,什么也得紧着老人孩子先吃,我一直没有单位没脸吃好的,媳妇跟着我倒霉,今年过了年就没见荤腥了。”
钱进拍拍他肩膀说:“你信我行了,下个月你开了工资,绝对舍得领你媳妇去国营饭店下馆子!”
楼小光摇摇头:“能去咱街道的阳春饭店吃一碗烩饼就行了。”
赵波也捎了块酱肉回家,他举起酒杯敬钱进:“今天下乡吃了顿好的,跟你沾光了,还是得让你这样有能耐的当队长。”
队员们以为来支农吃得上白面馒头或者面条就已经够好了。
没想到人家生产队杀猪款待自己。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下午他们干的更舍得使劲!
一直干到晚上太阳下山了,他们才收拾东西在晒场上列队。
来的时候车后座满满当当。
回去的时候连车把上也挂满东西!
干海带、咸鱼干、小海鲜……
刘旺财安排了妇女挨个往他们军挎包里塞烤土豆,烫得队员们直缩手:“路上填肚子!”
自行车后座上是生产队的冬储菜。
大白菜200棵、小白菜十大袋子,萝卜、土豆各五大袋子,还有嫩青的菠菜、茼蒿、秋芹菜。
至于山药、冬瓜、胡萝卜、白萝卜、带着泥的莲藕等等也装了不少。
最让钱进惊喜的是好些干菜,干豆角、干蕨菜、萝卜干、苦瓜干,甚至还有茄子干!
其他还有诸如干萝卜缨子、地瓜叶,反正老百姓的饮食智慧让钱进大开眼界!
反正每辆自行车后的大袋子都鼓鼓囊囊的。
等他们上车要走的时候,刘旺财一声令下又有人上来挨个塞了两个煮鸡蛋:
“同志们,下次来别拿什么东西了,过来吃鱼肉饺子就行!”
队员们没理解他的意思。
他们一行人可没有带礼物来生产队。
他们只以为乡下人热情慷慨,弄的他们怪感动又怪惭愧。
徐卫东用殷勤的语气叮嘱王东:
“你回去要多抓你们国棉六厂的违法犯罪分子,到时候使劲罚他们款,把钱送给老乡支援他们搞建设。”
王东问道:
“老徐,那你怎么不多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多抓投机倒把分子,然后到时候没收了东西咱给老乡们带来,不一样能支援他们搞建设?”
徐卫东:“我们单位有纪律!”
王东:“那我们单位就无组织无纪律?滚坑里去!”
张爱军在旁边说:“你俩给我个面子,回去都要好好干,好好支援咱老乡搞生活。”
两人连连点头连连称是。
他们此次下乡听说了一个传闻。
张爱军能干羊!
联想钱进现在在社区冬青带里养了个母羊,他们对此传闻深信不疑。
如此一来他们更不敢招惹张爱军。
军哥不是这正常人啊,听说这种人杀人不犯法,因为国家保护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