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目光,将心思放在了新一轮的验证之上。
如今第一个结论已经得到证实。
若是能再明确“迷走神经刺激术,可以增加阿克曼菌”,那彭月娇神经炎症突然得到控制的机制就水落石出了。
不过,这个实验就要复杂很多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医学界就普遍认为菌群变化是vns的间接效应。
没有人会将其与阿克曼菌联系在一块。
因而眼下,要证明“迷走神经刺激术,可以特异性增加阿克曼菌”,至少需要三个步骤。
许秋琢磨道:“目前已知的是,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激活肠道的胆碱能通路。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证明,迷走神经刺激术可以促进粘液分泌,同时,也能够特异性地富集阿克曼菌。”
这就是前两个步骤了。
而最后一个步骤,自然就是反证,通过敲除关键靶点证明“迷走神经刺激术”与“阿克曼菌增加”的强因果关系。
“首先,确定vns可以激活肠道黏液分泌通路。”
这一步,许秋早有规划。
难度并不高。
即便是莫雷蒂、赖光圳等人来进行,也不会有什么阻碍。
这次采取的,是转基因小鼠。
胆碱能神经元绿色荧光、黏液红色荧光双杂交鼠。
不过这次实验,就需要分成三组了。
第一组,vns组。
进行手术,同时迷走神经刺激。
第二组,假手术组。
仅暴露神经,不刺激。
而第三则是阿托品组。
vns+腹腔注射阿托品。
阿托品为胆碱能拮抗剂,这可以直接显示出vns对胆碱能通路的效用!
手术步骤并不复杂。
无非是迷走神经电极植入,以及活体肠道成像窗口。
其实,和在彭月娇身上做vns手术差不多。
只不过,此时的手术对象换成了杂交小鼠。
当然,其实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
请收藏本站:.b9744.icu。手机版:m.b9744.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