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汽车的ceo包永言出现在了欧洲西班牙,随后和当地的官员以及合作企业的高管们参与了海蓝汽车西班牙工厂的投产仪式。
“海蓝汽车一如既往的力争为欧洲的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引领进入智能出行时代!”
“这家工厂将会投产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电动车,它将会拥有顶级的l4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拥有最顶级的固态电池,并且所有投产的车型都根据欧洲市场进行调整,以其符合更加符合欧洲消费者的需求!”
“这家工厂拥有最顶级的制造技术,初期的年产能够达到十五万辆,未来我们还将会把这家工厂的产能进一步扩充到每年二十万辆!”
“这将会是欧洲地区里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智能电动车工厂!”
“这同样也将会为当地带来超过五千个直接就业岗位,并带动超过三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海蓝汽车,始终高度重视欧洲,将会在现在以及未来为人们带来最顶级的高科技智能电动车,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包永言在投产仪式上,面对当地的公众以及媒体们,反复强调工厂的先进,给欧洲消费者带来的便利,给当地带来的就业岗位!
绝口不提这座工厂只是一个纯组装工厂……海蓝汽车不在这里生产电池、电机、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
甚至很多欧洲企业提供的核心零部件,如转向,制动等传统车辆也使用的核心子系统……其实都不是在欧洲生产。
这些子系统虽然是欧洲企业提供,但是实际上是欧洲企业设立在华夏的工厂里生产,然后再装船出口到欧洲西班牙,最后在这里组装……而这可不是徐申学要求的,而是这些欧洲企业的自行选择。
至于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些欧洲企业提供的核心零配件,哪怕是在华夏生产再运过来,算上运费和关税后,依旧比他们在欧洲当地生产更便宜……更赚钱。
根据徐申学在汽车产业上和欧洲财团达成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内容……面向欧洲出口的海蓝汽车,必须要有百分之三十的硬件比例要向欧洲企业采购。
但是这些欧洲企业直接把这些订单放在了华夏工厂生产……这和徐申学可没啥关系。
并不是每一家财团都会和徐申学一样,干点啥都会考虑就业,考虑内需经济的。
大部分财团都是很纯粹的资本属性……赚钱就行,至于钱怎么来并不重要。
当然,虽然核心零部件都是从国内进口运过来,但是其他一些非核心零部件,比如车体框架等东西都是在当地制造或采购。
海蓝汽车的西班牙工厂,是一家基于徐申学和当地财团合作,利益交换的产物!
对于海蓝汽车而言,西班牙工厂以及之前已经小规模投产的匈牙利工厂,让海蓝汽车彻底打开了欧盟市场,不用再面临着额外的关税以及其他惩罚性的禁止措施,比如反倾销之类的。
后续这两家工厂生产的海蓝汽车,可以在欧盟市场里畅行无阻的销售!
同时海蓝汽车还获得每年一定数量的进口汽车关税豁免……这部分主要针对不在欧洲当地组装生产的部分高端车型,如海蓝sec,海蓝v,海蓝slc等车型,这种高端车型本来销量就少,是不可能在欧洲当地也专门开个生产线的,只能以整车出口的方式进行销售。
作为交换,欧洲方面德法为主的财团获得了这两个海蓝组装工厂生产的海蓝汽车的部分零配件订单,占比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并获得海蓝汽车面的大量电动车专利付费授权……顺带一提,海蓝汽车在电动车里布局比较早,弄出来了很多专属专利,这些专利也是很有价值的。
想要获得海蓝汽车的这些专利,要么拿出来自己的高价值专利来交换。
要么就付出额外的利益来进行交换……比如市场换专利授权。
同时,徐申学还答应了向欧洲汽车企业进向他们提供核心零配件,主要是电池供应,主要是半固态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车规级芯片的供应,主要是eyeq芯片、px芯片以及其他诸多车规级辅助芯片,激光雷达,车规级高清摄像头等诸多零配件。
而西班牙和匈牙利当地,则是获得了组装工厂的就业以及税收。
诸多利益交换下来,打通了海蓝汽车前往欧洲市场的诸多障碍。
而且对于徐申学而言,不仅仅打通了欧洲汽车市场,更是让自己的汽车产业链更加深入欧洲地区……大量出售先进电池和芯片,这等于在供应链上掌控住了话语权。
以后要是有什么变化,对方翻脸之前,就要考虑供应链会不会断掉导致停产了。
没有了电池和算力芯片,车规辅助芯片……还生产个毛线的电动车,别说电动车了,没有了eyeq辅助驾驶系统,对方稍微高端一点的燃油车都得停产!
因为全球范围内的燃油车上使用的各种辅助驾驶功能,具体表现为车道保持,刹车辅助、自适应巡航、定速巡航等功能,都是清一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