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皇帝郑国辉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椅把,目光中若有所思,转头看向坐在下手的皇储楚-郑源殿下。
此时的皇储楚-郑源殿下也抬头看过来,眼神坚定的点点头。
大楚皇帝郑国辉会意了,那也就不在犹豫,果断的开口言道:
“既如此,拟旨!”
话音落下,所有的大臣要员们纷纷站了起来,神情恭敬的面向九龙御座,双手相合施礼。
大楚皇帝郑国辉神情淡淡的继续言道:
“众卿听旨:
着外交部即可与英法等协约国密商结盟,尽快签订盟约,不得有误。
着帝国皇家陆军及皇家海军即刻开始备战,打开战略储备仓库,武装增招新兵,实行帝国战时动员制度。
着内阁总理衙门发布全国军事动员令,征召青壮年入伍参军,第一阶段军队规模扩张至300万,即刻拟旨宣诏,进行全面军事动员。
着帝国农业部,工业部,商务部,宣传部,港口航运及运输部,卫生和文化部,内务部,警政总署,惩戒总署及各衙门,各州、府、县等一应所属,全面转向战时体制,襄助帝国全面军事动员行动,不得有误。”
“臣等恭迎圣旨。”朝堂上的一众大臣要员们轰然应道,几乎人人脸上都露出激动兴奋的神情。
这个时刻,已经等了好久了。
大楚帝国对外军事扩张的五十余年,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积极对外军事扩张和胜利的荣耀几乎刻入每个帝国臣民的血脉中,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崇尚勇武的好战氛围。
自从欧战爆发后
社会舆论的报刊杂志和通讯社连篇累牍的报道,几乎全社会臣民积极的参与讨论,有很多性急的华人冒险者,已经偷偷的跑到欧洲参战去了。
所有人都在议论,陛下什么时候让大楚帝国参战?
这个话题的议论热度极高,街头巷尾道茶馆乃至朝堂之上,几乎是所有帝国臣民的焦点。
皇帝陛下发布全国军事总动员的御旨,瞬间点燃了大楚帝国一亿七千八百万臣民的参战热情,帝国的战争机器以高速开始运转起来。
扩军至300万,当前大楚帝国皇家陆军已有兵力员额113万余人,那就需要再征招187至190万兵力,差不多是帝国人口的1%强。
这其中
新近从北方神州接收的青壮华人移民约38至40万,新近三年退伍返乡老兵征召30万,征募帝国义务新兵80余万,另有约40万黑人仆从兵。
这40余万黑人仆从军大多来自于原本的德属东非,如今这里建立了一系列华人王国,总计九个,区域内共有370余万黑人土著。
经过这一年多的梳理,建设,在从中遴选出40余万男性黑人青壮土著,进行简单军事训练后,便派往欧洲。
此举一来可以加速地区殖民,融合,消除不安定因素,二来补充兵力,在战场上执行最危险的一线炮灰任务,减少帝国军队士兵的伤亡。三来减轻战争支出,毕竟华人士兵伤亡抚恤是一大笔钱。
这些黑人土著炮灰嘛,那就不用考虑了。
华裔退伍老兵是新组建部队的骨干,这可以保证大楚帝国军队战斗力的下限,不至于太过拉垮。
这数十年来
大楚帝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军事预备役制度,登记在册的预备役官兵和民兵总数高达1470余万,这是非常惊人的规模,约占帝国臣民总人口的9%弱些。
从中抽出30万近三年退役的老兵补充进去,对帝国现有的经济运行及工农业生产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又能保证新组建的军队战斗力。
1916年11月26日
大楚帝国正式加入协约国军事集团,并向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等国正式宣战,这给协约国军事集团打了一针强心剂。
11月27日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事集团,纷纷向大楚帝国正式宣战,拉开了欧战第二阶段的序幕。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沸腾了。
协约国军事集团各国民众奔走相告,在这长达三年的黑暗战争中,总算第一次见到了结束战争的胜利曙光,怎么能不喜极而泣?
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则一片沉寂,当地新闻媒体直接破防了。
作为直接竞争对手,大楚帝国此举又一次赢得了欧洲的尊重,华丽丽的走在了美国前面,抢得了宝贵先机。
随之而来的变化也印证了美国媒体的猜想,来自欧洲的大订单绝大多数转到了大楚帝国,美国工商业界和农牧业第一次感受到了寒意。
大量生产出来的物资堆积如山,却得不到应有的订单。
大楚帝国如今已是协约国军事集团的亲密盟友,数百万军队整装待发,即将参与到空前惨烈的欧洲大战中去。
在这种前提下
给谁赚钱不是赚,把订单交给盟友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吗?
美国佬此刻真正悲剧了,大楚帝国的正式参战,极大的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