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拉拢美国的需求,变得可有可无起来。
这主要是美国总统托马斯-伍罗德-威尔逊心中踌躇难决,耽误了良机。
在欧战爆发前到现在
美国与以德国为首的军事同盟间都有大量的商业活动,这也是大西洋彼岸的大客户,购买了海量的美国商品。
两者间的亲密往来,引发了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军事集团极大不满,只不过一直在强忍着,没有爆发出来而已。
正是这个缘由
使得美国不能够像大楚帝国那样,不需要任何理由就直接对同盟国军事集团开战,简直不讲武德。
美国人想要找一个翻脸的契机,否则面上须不好看。
在原本的历史上
德国海军在1916年末,因为战争形势的极端不利,宣布对协约国军事同盟及运输物资的友好国家船舶展开无限制潜艇战,试图绞杀大西洋海上后勤运输线。
在1917年初,德国海军潜艇宣布无限制潜艇战后,击沉了大量美国商船,造成了货物和人员的重大损失,是美国参战的理由之一。
另一个理由
就是美国在战争期间,对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各项物资贷款高达26亿美元,有着重大的利益牵扯。
1917年初,沙俄爆发了2月事变,这导致协约国军事集团东线战场力量的重大缺失,数百万俄军纷纷后撤。这使得协约国军事集团有可能输掉这场重大战争。
为了自身利益考量,美国也必须帮助协约国军事集团赢得这场战争,这是理由之二。
可如今全乱套了,大楚帝国在1916年末悍然宣布加入协约国军事集团,并积极的向欧洲运送大量兵力,准备加入欧洲角逐中。
这突然的变化,把美利坚干傻眼了。
根据大楚帝国皇家陆军总参谋部命令,来自东非的40余万黑人青壮土著,从1916年12月3日起,便通过轮船陆续输送抵达约旦王国和突尼斯等地,进行编组和军事训练。
从宣战后的11末月至次年的2月,来自大楚帝国的正规军队,总计42万余人,包括王牌远征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和第九师,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抵达突尼斯和约旦王国,进行战前的适应性训练。
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大楚帝国源源不断的向突尼斯和约旦前进基地输送兵力,这是赴欧参战前最后的适应性训练。
另有数十万大楚帝国军队登陆英伦三岛,在这里进行战前的适应训练,计划陆续投入西线战场中。
协约国军事集团总指挥部信心满满,计划将高达70余万的大楚帝国军队投入西线战场,以这股有生力量为铁锤,生生的砸断西线德军的脊梁。
另有10余万大楚帝国军队投入南线的意大利战场,为屡战屡败的意大利军队擦屁股,稳住南方战线。
可这一切兵力投入计划,都在来年的2月被沙俄的巨变打断了,沙皇俄国的崩塌来的如此猝不及防,实在太突然了。
请收藏本站:176.xyz。手机版:m176.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