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的肖秋珍见状,笑着对李保国说:“老李,柱子都这么说了,你就别板着脸了。
前几天你回家跟我提到柱子时,可没有现在这样。”
肖秋珍知道她丈夫对柱子的喜爱,所以难得地调侃起来。
李保国闻言,没好气地说:“我不是摆脸色。
咱们都是一家人,这茅台酒挺贵的,我好几次都想尝尝都没舍得。
你看看这小子出手多大方。”
话虽如此,李保国心里却很高兴。
因为柱子送来这些礼物,说明他在柱子心中有着重要地位。
从这点可以看出,他的眼光没错,柱子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比什么茅台酒都要珍贵得多。"柱子,这条鲤鱼可真大。”
接过柱子手中的鲤鱼,李保国也不由感叹。"哎呀,这是今天我在河里钓的,我自己也没想到会钓到这么大的一条。”
李保国听到柱子还会钓鱼,不禁挑了挑眉。"没想过你还擅长钓鱼?改天跟我一起去试试。”
男人年纪大了,大多喜欢钓鱼。
李保国平时忙碌,闲暇时也常去河边。
何裕柱点头道:“只要师傅不嫌弃我是新手就好。”
……
很快,何裕柱走进院子。
这是一个典型的一进式四合院,很多老北京的四合院都以此为蓝本。
院子面积约120平米,因李保国无子,只有一间正房居住,其他房间多作储藏使用。
肖秋珍进院后,让柱子休息片刻,李保国却摇头:“正好到饭点了,柱子说要展示手艺,我们直接去厨房吧。”
肖秋珍白了他一眼:“你这人真奇怪,客人上门,连口水都不给喝。”
何裕柱接口道:“师娘,师傅说得对,咱们先做饭,饭做好有的是时间休息。”
肖秋珍又瞪了李保国一眼,似乎责怪他不懂得照顾客人。
李保国在鸿宾楼是主厨,连老板都要敬重他几分,但在家中却被肖秋珍管得很严,他只是笑了笑。
随后,他带柱子去了厨房。
李保国严肃地说:“柱子,食材我都备好了,做菜时我会在一旁看着。”
李保国准备了多种食材,这也是对柱子的考验。
他亲自监督,既是为了指导,也是为了观察。
虽然他是川菜出身,但作为顶级厨师,他对各种菜系都有研究。
以他的能力,即使不是川菜,也能轻松指导柱子。
何裕柱听从了师傅李保国的指示,注意到厨房里堆放的各种食材。
仅仅是一瞥,他就明白了接下来的任务。
这些食材种类丰富,涵盖了多种菜系所需的原料。"接下来,你来做这几道菜。”
李保国在旁边为他列出菜品名称。
何裕柱听完后感到振奋,这些菜品确实能检验厨师的基本功。
从蒸、炸、炒到焖,每一步都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
即便对鸿宾楼的资深主厨来说,这也是一项挑战。
显然,李保国是在帮助何裕柱提前练习,为将来考取厨师资格做准备。
不过,他并不知道,凭借系统的加持,何裕柱的厨艺已经全面提升,毫无短板。
炉火点燃后,何裕柱先清洗锅具,随后开始第一道菜——青椒肉丝。
这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
何裕柱熟练地处理食材,下锅后动作流畅地翻炒。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李保国站在一旁也找不出瑕疵。
短短十分钟,一盘色香味俱佳的青椒肉丝便完成了。
李保国不用品尝就知道味道肯定不错,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这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青椒肉丝对于何裕柱来说不过是热身题。
接下来是香酥鸭,这是主厨林祥的招牌菜。
对油温的掌控要求极高,稍有差池就会影响成品的口感。
这也是李保国想要重点测试的部分。
他知道何裕柱天赋出众,但过多表扬未必有益于其成长。
因此,他希望给何裕柱一些压力,促使其进步。
……
“师傅,鸿宾楼有人提起过香酥鸭,说是林主厨最擅长这道菜。”
灶台上,何裕柱正拿着一只处理干净的鸭子。
他此前只听过后厨师兄们谈论这道菜,自己却从未尝试做过。
李保国见状,微微颔首。"老林做的香酥鸭确实有两下子,我给你讲讲关键步骤。”
正宗的香酥鸭,先要用调料腌制鸭子一段时间,再用热油反复浇淋,直至表皮酥脆即可出锅。
工序不复杂,但对厨师的技术要求极高,从腌料配比到油温掌控,都需要无数次实践积累经验。
柱子天赋不错,但入行时间短,能做出五成功色,我就很满意了。
将步骤详细解释给柱子听后,何裕柱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