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咸阳宫阙三万里 > 第87章 新与老的交锋(二)

第87章 新与老的交锋(二)

    方铭见扶苏陷入沉思,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向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农人。阳光洒在他们古铜色的脊背上,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公子,你看那些农夫。"方铭的声音变得格外平和,"他们不懂什么《周礼》《尚书》,但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犁好用,什么样的种子高产。"
    扶苏的目光追随着农人的动作,看到他们熟练地操作着新式曲辕犁,泥土像波浪一样在犁刀下翻滚。
    "以后我教你的,你要听;淳于越教你的,你也要听。"方铭转身正视扶苏,眼神是从未有过的认真,"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自己去分辨对错。记住,就连我说的也不一定全对。"
    他弯腰从田埂边拔起一株稻穗,递给扶苏:"就像这稻子,光听人说它好不好没用,得亲手种过才知道。"
    扶苏接过稻穗,指尖摩挲着饱满的谷粒。远处传来打谷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新米的清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方铭一字一顿地说,"这句话你要牢记。无论是治国之道,还是民生之计,最终都要落实到百姓的饭碗里,落实到田间地头的收成上。"
    正说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走过来,对方铭恭敬地行礼:"大人,新式水车果然好用,今年灌溉省力多了!"
    方铭笑着点头,转头对扶苏说:"看到了吗?这就是实践给出的答案。"
    扶苏低头看着手中的稻穗,又望向远处忙碌的农人,眼中的困惑渐渐化为清明。他忽然深深一揖:"学生受教了。"
    方铭推开书房的门,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扶苏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襟,在书案前挺直腰背跪坐下来,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俨然一副宫中听讲的姿态。
    "噗——"方铭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见扶苏露出困惑的表情,连忙摆手,"没事没事,公子这样坐着挺好。"他心想,这些刻板的礼仪规矩还是慢慢改吧,毕竟才第一堂课。
    方铭随手拖过一个蒲团,盘腿坐下,还故意把衣襟扯松了些。他注意到扶苏的视线在自己随意的坐姿上停留了片刻,少年公子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方铭清了清嗓子,竖起一根手指:"今天的第一课,叫做——学会思考。"
    扶苏闻言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思考?"他忍不住问道,"少师,这这还需要专门教吗?"
    方铭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公子以为思考是什么?是背诵经典时的理解?还是回答太傅提问时的应对?"他随手拿起案几上的茶壶,"比如这个茶壶,公子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扶苏仔细端详了一会,谨慎地回答:"此壶形制古朴,釉色青灰,应是"
    "停。"方铭打断道,"我不是在考校你的鉴赏能力。"他突然把茶壶盖拿来,"看,盖子上有个小孔。"
    扶苏惊讶地瞪大眼睛——这个他用了无数次的茶壶,竟从未注意过这个细节。
    "这就是问题所在。"方铭把茶壶放回原处,"你们从小被教导要'学而思之',但实际上,学的都是别人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思考的方法。"
    窗外的知了声突然响亮起来,衬得书房内格外安静。扶苏不自觉地松开了原本交叠的双手,眉头微蹙:"那该如何学会思考?"
    "问得好!"方铭眼睛一亮,"首先,要学会质疑。"他拿起一卷《论语》,"比如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觉得对吗?"
    扶苏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大不敬的问题。但看着方铭鼓励的眼神,他犹豫着开口:"似乎似乎有些不妥"
    "看,这就是思考的开始。"方铭笑着又拿出一卷竹简,"其次,要学会联系实际。比如读《孟子》'五亩之宅'时,不妨算算五亩地到底能养活几口人。"
    扶苏的坐姿已经完全放松下来,甚至不自觉地向前倾身:"那第三呢?"
    "第三最重要——"方铭突然压低声音,"要敢于承认自己可能错了。这才是最难的部分。"
    "现在,让我们用这个茶壶做个实验,看看这个小孔到底有什么用。记住,答案要你自己去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