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周五晚上再度失眠,导致我在床上一直躺到上午9点,整个人还昏昏沉沉的。本想多躺会,客户群里却又来了新的修改意见。我挣扎着爬起来,怕儿子影响我,就将电脑抱到卧室。
结果,儿子一次次地推门而入,央求我陪他玩。起初我还好言劝慰,但随着儿子一次次不听劝,频繁跑过来打断我,加之本身没睡好,整个人的火气就腾地一下燃烧起来。说的话,由一开始“走开!”“一边玩去!”变为极为不客气的“滚开!”,声音里还夹杂着大吼大叫。儿子由起初的嬉皮笑脸、不以为意,终于变为惊恐、害怕、委屈,然后哭着找妈妈去了。
老婆见状,一边安抚儿子,一边生气地跑来和我理论,要为儿子打抱不平。
“你怎么脾气这么大,把火发到儿子身上,算是怎么回事?”
“我在工作呢,他一次次地过来打扰我,烦死了!”
“公司没了你就不转了是吧?你是总经理还是董事长啊?还是你一个月挣几百万?你就那么上杆子卖命?”
一句话差点噎住我,但我口头上不愿认输。
“我这不都是为了将来吗?不卖力,领导怎么给你涨工资?”
“你在这家公司几年了,哪年给你涨了?心里没点数吗?”
这句话又说到我的痛处,在公司三年,领导确实没给我涨过一次薪水。去年底,听从老婆建议,我跟领导提了一嘴,领导口头允诺了,说今年给涨工资,但具体几月份未明说。眼下正值部门用人之际,假如以此“要挟”领导,让领导涨工资,显得我有点“趁火打劫”“不仁不义”,因此我并未追问。
“你现在挣得多吗?连北京的平均房价都赶不上,买石家庄的房子,也只能交个首付,你图啥呀?”
“现在赶不上,以后总有机会赶上的。”我继续死犟。
“你清醒点好不好?马上35岁的人了,还做梦呢!也不知道多为儿子想想。”
“我怎么没替儿子着想?我之所以卖力工作,不就是为了儿子的将来吗?没有稳定的工作,怎么给儿子攒学费,怎么还房子贷款?”
“好,你既然说到房子,我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装修?”
“过几年吧,又不着急。”我漫不经心地说。
“儿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你打算让儿子在哪上学?继续在北京,还是回石家庄?”
“当然是在北京了,北京教育多好,石家庄没法比。”我脱口而出。
“那你考虑过儿子吗?咱们没有北京户口,早晚得回河北参加高考。北京的教材跟河北不一样,北京是素质教育,河北是应试教育,等后面儿子跟不上课程,成绩一塌糊涂,你就后悔吧!”
“这个……”老婆说的情况,我的确没有仔细想过。
“我打算等明年暑期儿子幼儿园毕业就回石家庄,在石家庄上小学。”
“明年?!我可不想明年回去,要回你回!”老婆的决定过于突然,我没有丝毫准备,怀着对陌生城市的恐惧和担忧,已经对大城市的留恋,我的抗拒脱口而出。
“苏阳,你是打算和我分居是吧?”
“我可没说!”
“这不明摆着吗?”
我不说话,也不看老婆,低头擦拭着电脑屏幕上的灰尘,任老婆像一堵墙一般钉在在原地。她的双肩,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母亲见状不妙,赶忙从客厅过来劝解。
母亲讲起从小区居民那里听到的例子:因为工作缘故,一对夫妻选择了两地分居。一开始,两人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久而久之,感情却越来越淡,最终导致了离婚。
母亲十分惶恐地劝慰我说:“可不能两地分居,一家人还是在一起的好。你自己一个人在北京,虽然能多挣点,但长久不见老婆孩子,将来会生疏的。”
“没有那么严重,我大不了每周或每半个月回去一趟。我一个大学同学就是这样的,人家一个月回去一次,现在也挺好的呀;而且,莉莉爸爸妈妈不也这样几十年过来了。”我满不在乎地说道。
“说得好听,就你这工作,一个月回一次就不错了。而且回去说不定还是在工作,跟在北京有啥区别?再说,我爸那是没选择,否则我也不可能对我爸这么生疏,见面话都不怎么说——你希望儿子将来和我一样,对爸爸感到陌生吗?”
“不至于吧,我顶多在北京呆两年,两年以后就回去了。”
“你的意思是这两年,就让我自己一个人带孩子是吧,丧偶式育儿。”
“你妈不能帮着照看儿子吗?”
“我妈身体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能照顾自己就不错了,过去不是更添乱吗?”
“要不,我妈再帮忙去石家庄给看两年孩子?”
“我都行,看你们意见了。”母亲脸上闪过一丝不情愿,但为了孩子,她愿意继续牺牲自我。对她来说,牺牲自我已经成了习惯,小时候照顾我们全家,大了又要照顾孙子。
“你奶奶身体越来越差,你爸在家里又照顾不了,将来有个突发情况,你说丢下儿子好,还是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