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好的广谱抗生素还是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这些老东西。”
“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很多过去一针就有效的药,现在打三针都压不住!”
“尤其是绿脓杆菌引发的感染,死亡率极高,而对抗它最有效的,就是头孢菌素。”
“鹰酱他们在六十年代末就量产了头孢,可咱们呢?”
童寸满脸都是不甘。
“咱们不是没有能干的科研人员,我也带着队伍搞了快十年,可始终就是卡在那临门一脚上!”
“要么是提纯出来的东西杂质太多,过敏反应太大,根本不能临床应用,要么就是效率低到令人发指,一年产的量都不够一个团用一次!”
这就是这个时代兔子医学最大的遗憾。
在发酵合成环节,我们有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化学家,但在提纯分析环节,我们却连合适的工具都没有。
巧妇难无米之炊,这一困境困扰兔子几乎所有领域的科学家!
“余宏同志。”
童寸语气无比郑重:
“我知道我不该提这么过分的要求,但是你相信我,只要你能帮我解决两个最关键的仪器设备技术!”
“一个,是高效液相色谱仪,还有一个,是核磁共振波谱仪!”
“只要有这两个,我童寸敢把这条老命押在这儿,最多两年!我保证给你拿出国产的国际标准头孢来!”
说完,这位七旬老人,就这么死死盯着余宏,等待余宏的回答。
王正和陈伟也屏住了呼吸,他们虽然不是制药领域的,但也明白这两种仪器对现代科学研究意味着什么,那是真正的工业明珠,现代分析化学的基石。
余宏被童寸这股豁出性命的郑重彻底感动了。
他沉默了下来,意识沉入了系统商城。
他很快就找到了这两项技术的资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全套技术资料】,售价:80点贡献点。
【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全套技术资料】,售价:120点贡献点。
价格不算很便宜,但余宏的眼神却没有半分犹豫。
因为就在搜索的那一瞬间,系统备注的信息自动跳了出来。
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它需要一个强大到恐怖的完整工业体系去支撑。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第四代航空发动机专用燃料的纯度和化合物构成,是确保发动机稳定工作的核心技术之一。
【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新型雷达吸波隐身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微观特性,是开发第四代战机隐身涂层的必备工具。
看到这里,余宏彻底明白了。
开发四代机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给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点亮一颗又一颗科技树。
也正是因为要点亮的科技树太多,需要的工业基础太庞大,他当初才会想方设法地把西蒙洛夫拐来,利用那套现成的三代半机技术作为基础,这才让系统给了巨大的折扣。
否则,想在兔子眼下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直接凭空兑换出四代机,那需要的贡献点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兑换。”
【贡献点实时状态:930点】
下一秒,两份技术资料洪流般涌入他的大脑。
余宏睁开眼,对着眼巴巴等着他的三人点了点头。
“技术我有。”
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童寸那颗悬着的心,重重地落回了肚子里,整个人差点没站稳,幸亏被旁边的陈伟一把扶住。
余宏没有多言,他转身推开门,来到计算机房间。
其中有余宏的专用计算机,米色的机箱,配着一台球面显像管监视器,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键盘。
这是351厂自己制造的,由芯片小组的李杰带队,在初步吃透了余宏给的技术后,手搓出来的第一批个人计算机。
余宏坐下,十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
这一幕,让童寸三人直接看傻了。
尤其是童寸,几乎是冲了过来,顾不上打扰,就这么盯向屏幕上飞速滚动的那些复杂化学式。
这比手写快了何止百倍!
一些需要复杂计算的难题,输入几个参数,结果立刻就能显示出来!
童寸嘴里自言自语:“这…这东西,神器啊!”
十几分钟后,余宏站起身。
将两份厚厚的打印文件放在了童寸面前。
童寸还没从计算机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立刻又被新的震撼抓住了。
他戴上老花镜,颤抖着手拿起文件,只翻看了第一页的摘要,眼泪便再也控制不住地奔涌而出。
真的是核磁共振波谱仪技术!真的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技术!
里面罗列的技术参数、核心组件的设计思路,甚至比他从国外那些零星资料里看到过的还要先进!
然而,此时童寸的心思却不在技术上了。
他猛地抬头,指着那台个人计算机,急切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