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中国,不缺能写八股文的秀才,缺的是懂科学、会创造的新型人才!白先生的教材正是培养这种人才的基石!“
两报的连续报道形成舆论风潮,关中大学的师生甚至发起联名上书,要求教育部门尽快推广新教材。签名活动从校园蔓延到街头,最终收集到上完个签名。
迫于舆论压力,西安教育部门终于松口,决定组织一场教材评审会。
评审会当天,西安教育署的大会议室座无虚席。除了官方指派的评审专家,还有闻讯而来的各校教师、学生代表,甚至几位外国传教士也到场观摩。
保守派代表赵明德首先发难:“白浩,你们口口声声说新学好,难道我们堂堂华夏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底蕴,还比不上西方蛮夷?“
秦浩不慌不忙的道:“事实胜于雄辩,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怎样才能造出射程更远、威力更强的大炮?难道靠孔夫子的‘之乎者也’吗?“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哄笑。
赵明德被驳斥得面红耳赤,只能无能狂怒的斥责秦浩不尊师长。
陈教授立马站出来:“评审会就是要让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今日只有思想之争,没有尊卑之别!”
在场的学生代表纷纷奋力鼓掌,一个个拍得手掌都红了。
待掌声停歇后,秦浩继续说道:“列强已经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世界的大门,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说到这里,会议室里都是压抑的叹息声。
“挨打不可怕,怕的是挨了打,不想着怎样奋起直追,反而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假装看不到危险。”
鹿兆鹏率先带头振臂疾呼:“我们要做雄鹰,不要当鸵鸟!”
“做雄鹰,不当鸵鸟!”
顿时整个会议室响彻了学生代表的高声呼喊。
等学生代表情绪平复之后,秦浩继续说道:“没错,要追赶,怎么追呢?建造大炮靠的是什么?总不能咱们冲一堆铁三跪九叩,它就自动变成大炮了吧?”
会议室里一片哄笑。
“仅仅炼钢一项就包含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钢炼好之后要铸造成大炮,又涉及到几何、力学,国家积弱,我们现在不缺文人士大夫,缺的是能造飞机大炮的人才,这才是华夏复兴之基石!”
冷秋月坐在角落,看着四周群情激动的师生们,那一刻她仿佛在丈夫身上看到了一道光圈,璀璨夺目。
鹿兆鹏双手颤抖着将演讲内容记录下来,他现在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些内容刊登在“秦进日报”上,让全西安的人都能听到这令人振聋发聩的声音。
评审持续了大半天,秦浩大有舌战群儒之势,越战越勇,将赵明德一众守旧派驳斥得羞愤离场。
傍晚时分,评审团进行闭门讨论。
当会议室大门再次打开时,陈教授满脸喜色地走出来宣布:“评审团一致通过!西安教育署决定,下个学期开始试用新教材!“
等在门外的学生代表们顿时振臂欢呼,鹿兆鹏跟几个同学将秦浩高高举起,抛向空中。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代表加入其中,声浪震天。
南先生跟陈教授几人看着眼前这一幕,也不禁红了眼眶。
“只要有他们这代人在,华夏民族就一定可以站起来!”
……
寒冬过后,万物竞发,西安新式学堂也用上了新教材,老师对新教材十分推崇。
新教材的知识点不仅更加完善,而且秦浩还在其中加入了一些习题,许多老师甚至都不用做教案,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教就可以了。
学生们学习的时候由于秦浩编写的教材知识点层层递进,学起来也更加省力,仅仅一个月时间,大多数学生们的数理化成绩提升显着。
……
金秋十月的关中大学校园里,银杏叶铺就了一条金色长廊。
陈教授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落叶,手中摩挲着一套崭新的教材。
这是秦浩刚刚完成的最新修订版,封面用深蓝色硬纸装帧,颜体的“新编数理化教程“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授,行李都准备好了。“助教轻轻敲门:“火车两个小时后发车。“
陈教授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这套教材用油纸包好,放入随身携带的皮箱最上层。他特意在扉页夹了一张纸条:“此乃吾得意门生白浩所着,愿与蔡公共赏。“
北上的列车穿过金色的原野,陈教授一路上都在翻阅这套教材。
他注意到秦浩在最新版本中又做了不少改进:数学部分增加了更多生活实例;物理实验设计得更加简便易行;化学章节则补充了几个可以在家里完成的趣味实验。每一处修改都体现着这个年轻人对科学教育的独到见解。
北大的红楼礼堂座无虚席。陈教授关于“德国理科教育体系对中国启示“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演讲结束后,蔡先生亲自迎上前来,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