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现状了,他望了望同心楼那边,大侄子正站在楼外蒸笼边上等着新一笼包子蒸熟,那眼睛则一直瞅着酒楼内其他人的饭菜。
易书元在一拱手,调整一下心态,和官差先后走入其中,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的短须男子坐在公案前,他没有穿官袍,只是一身常服。
“写几个字让本官瞧瞧。”
同心楼和大地方的奢华之所自然没法比,但在元江县也是百年老字号了,其中菜品价格合适口味尚佳,在元江县极有名望,楼中的包子糕点等吃食尤受百姓喜爱。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差人回答后看向易书元,向内伸了伸手。
“正是!”
不过易书元又不知道别人想法,这会只是表面镇定,心里紧张得不行,他会不会开口就要查户口啊?在西河村自己的身份虽然比较复杂,但证明是本地人应该问题不大吧?还是要考验我学识?
“伱要应聘文吏?”
但易书元不知道啊,他爹和夫子都不讲这些不和谐的,就算知道,现在的他也未必会在意,他觉得这份工作似乎比较有保障,工钱按字数算,和抄书也没啥区别,就动了试一试的念头,就是怕自己这身份问题是不是有麻烦。
“两位差爷,在下想应聘修编县志的文吏,不知应该去寻何人?”
一个人继续值守,一人带着易书元进入县衙内部,穿院过门走了一阵,才来到一栋屋舍外。
店家笑容顿时有些尴尬了,暗道碰上行家了呀。
易书元虽然穿着朴素,但神态自若气度不凡,两名差吏不敢怠慢,纷纷回礼后说道。
“易先生这边请!”
听到问话,正在胡思乱想的易书元赶紧正色回应。
易书元有些感慨,易勇安则一句话都没听进去,一直在看着不远处的酒楼。
易书元根本不理他,将字帖放下,然后转身离去,易勇安则赶紧跟上,这些个文人玩的东西真是死贵。
县衙自然不只有正门,那是擂鼓升堂的地方,真正办公人员出入最多的还是侧门,这一点易书元还是清楚的。
“店家说笑了,燕沁的真迹怎么可能只要十两,这字吧尚能入眼,但竖折钩撇之处临摹得有些刻意了。”
“是!”
在听到易书元的脚步之后,主簿抬起头来,看到易书元的第一眼就面露诧异,此人形容俊朗,仪态颇有几分气度,竟来应聘文吏?
坏就坏在一个“吏”字,不光是元江县,大庸朝野乃至读书人之间风气如此,看不起小吏。
主簿点了点头站起来,从桌上取了一张纸推到桌案另一边,又从笔架上取了一支悬挂的狼毫笔递给易书元。
那学塾此刻也有学生出来,毕竟不是所有学童都带了午餐,有的自己回家,有的则有家人或者家丁在门口等着。
“哟,是连夫子,快请快请,给您安排楼上雅间吧?楼上雅间一位~~~”
易勇安在一边有些着急,他生怕自己大伯手一挥就买了,瞅准个机会凑到易书元耳边低声道。
易书元拿出长辈的气势玩笑一句,没想到这还真管用,易勇安说着“可不敢了”,逃一般往同心楼窜去了。
嗯,去试试吧!心中这么想着,易书元决定尝试一下,告示旁边没人,他就去近处一个侧门那边的官差处问问。
“哎,客官,一两,八百文也成啊!五百文,真的不能少了——”
“大伯,咱走了半天了,该找地方吃个饭了.”
“主簿大人,有人应聘修撰县志的文吏。”
“请吧。”
那儒生拱了拱手说着什么,随着酒楼伙计一起上了楼。
易书元看了看斜对面酒楼的招牌,易勇安赶忙凑近说着。
“咱买几个同心楼的包子,保证滋味鲜美!”
两名差吏值守在侧门,也早就留意到过来人了。
“呃,在下.易书元!”
文吏算不算公务员?应征的人挺多的吧?我随便写工整一些指定是被刷下来的!
这么想着,易书元脑海中仿若灵光一现,此前书画摊的画面一一浮现,其中真意我是否能得一二呢?那文字的轨迹在此心中刻愈发明显,仿佛真的落笔能成。
下一刻,易书元落笔,运墨饱满行文流畅,字体不潦不草却透着几分空灵自在,正是将之前那字帖中临摹的缺陷抹去,又没有那么潦草。
在易书元精神高度集中之下,所写文字借意燕沁又截然不同,是为得意而忘形!
一首《锄禾》落下,纸面文字功力是易书元两世为人目前的巅峰,就连他自己都心头一惊,暗道莫非我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本只是考教文字功底,但随着易书元一笔一划落下,就连边上有些眼力的差吏都瞪大了眼睛,而那主簿的嘴已经微微张大。
——
ps:希望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耐心阅读前面的章节,不要觉得费事,因为前后息息相关,仙侠的内容逐渐就会来了!
(本章完)